大明的京師皇宮內(nèi),東宮太子府,太子神情抑郁的坐在那里發(fā)呆,侍讀給讀著孔孟之道等儒家著作。
15歲的太子好像還沒有從那場驚心動魄的變故中回過神來……
京師西北郊的一處山坳里,這是一片占地200畝的營地,5000京營兵在這里戒備森嚴。
里面的是手工業(yè)作坊,叮叮當當?shù)?,?shù)條加工生產(chǎn)線,成千上萬的工人日夜忙碌著。
老百姓當然不知道這里是什么,這里是大明的軍事重地之一兵工廠。這個兵工廠還不是普通的兵工廠,他是一年多以前從荊州一帶搬遷過來的。
他們的主要任務(wù)就是生產(chǎn)自生燧發(fā)槍。
這一天大門口布滿了迎接的兵將,一支軍隊護著四頂八人抬的大轎,這支軍隊為首的主將便是經(jīng)營提督祖克勇。
四頂大轎落地之后,親兵過來,把轎簾掀開,姜日廣,高弘圖,呂大器,吳偉業(yè),這幾個大明的兵部、禮部、戶部的高官,在祖克勇等人的陪同之下,進了這座特殊的兵工廠。
這幾個人物拿到后世來說,那都是院部級高官,他們親自視察兵工廠,這在明末幾乎是看不到的鏡頭。
然而自從崇禎皇帝上吊之后,準確定說是從林毅任大明監(jiān)國以來,這是大明的新氣象。
這種大明的新氣象,已經(jīng)不止是一次出現(xiàn)了,也就是說,自從林毅出征山海關(guān)以來,他們來這里視察已經(jīng)好幾次了。
別看林毅現(xiàn)在不在京師,京師的內(nèi)閣照常運轉(zhuǎn),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就像大明的國家機器,有條不紊的處理著大明日常的工作。
遇到一些特別重大的工作,他們不能決斷的時候,就會有專人飛馬跑到前敵報請林毅。
現(xiàn)在的大明朝還在打仗,而且是兩條比較長的戰(zhàn)線,一處便是東北關(guān)外的遼東戰(zhàn)場,林毅親征大清。
另一處便是西南的四川,張獻忠占據(jù)天府之國,大明朝當然不能容忍這些流賊鬧出國中之國,林毅早就下了詔旨,現(xiàn)在秦晉之地、南直隸、以及湖廣一帶的軍隊都在圍剿四川的巨匪張獻忠。
這么大規(guī)模的兩場戰(zhàn)爭,消耗是很大的,歸根結(jié)底,戰(zhàn)爭打的還是錢。
糧草及軍用物資,當然得跟得上。這些后勤補給工作當然需要大明京師的內(nèi)閣官員他們來做,沒有他們的支援,戰(zhàn)爭就打不下去了。
大明上下,從高官到小吏,從軍中的小卒,到帶領(lǐng)主將,現(xiàn)在誰也不敢懈怠,除非他們不承認林毅這個大明監(jiān)國,那也就是不承認大明太子,這就等于否認了大明,乃為大明的國賊,不是關(guān)內(nèi)的流賊反叛,便是關(guān)外的韃子一黨。
這樣的人不是沒有而是有,而且為數(shù)還不少。
不過占大明的主流包括萬千老百姓在內(nèi),還都是擁護林毅的。
現(xiàn)在山海關(guān)之戰(zhàn)、皇姑屯大捷,傳到了京師,傳遍了南方各地。轟轟烈烈的李自成流賊建立了什么大順王朝已經(jīng)成了昨日黃花。
時常來叩大明關(guān)門的大清韃子們,也被林毅的人馬通過這兩場戰(zhàn)爭驅(qū)逐了寧錦防線,時隔兩年的寧錦大會戰(zhàn)重新拉開了序幕,老百姓茶余飯后,街頭巷尾,都在議論著這件事。
新一批5000新式的支燧發(fā)槍和足夠的彈藥又趕制出來了,這是兵工廠搬到京世以來的第三批新式武器。
當然得重點裝備林毅的軍隊,其中有3000千支裝車運往關(guān)外,1000只裝備京營兵,剩下1000支運往四川戰(zhàn)場用于剿匪。
此時半島上的朝鮮王國正是李氏王朝時代。
其實從公元14世紀末,朝鮮就進入了李氏王朝,李氏王朝奉行的是事大主義,信奉的是中國的儒教思想。
所謂的事大主義,就是朝鮮國小力弱,誰強他附屬誰,以保證他的民族和國家利益。
其實在唐朝時期,朝鮮就是中國的附屬國,不過當時的半島并不稱朝鮮,而是由高句麗、新羅、百濟等幾個國家組成。
到了宋朝的時候,契丹強大起來征服過朝鮮。
元朝時,朝鮮作為中國的一個行省,元朝是中國疆域最大的時期,成吉思汗父子帶著大軍打到哪里,哪里就是中國的領(lǐng)土,面積由亞洲延伸到歐洲,一度達到2200多萬平方公里,比蘇聯(lián)國土面積最大的時候,還要大出幾十萬平方公里,那曾經(jīng)是中華民族最揚眉吐氣的時代。
可惜那樣的時代一去不復(fù)返了。
明朝時候,朝鮮仍然是中國的附屬國。
明朝的時候,中國的國土面積也是相當大,如果去掉蒙古后金這些當時的邊夷外族,中國的國土面積約有一千萬平方公里。
但是當時的蒙古成為北元,始終是大明的強勁敵人,如果按照后世的中華民族56個民族統(tǒng)治地域來說,大明的國土面積,也有兩千萬平方公里。不只是北部的朝鮮,南部的越南、緬甸等當時也都是中國的附屬國。
因此,元明時期稱為天朝大國一點也不為過。世界上獨一無二,美國就像一個種子一樣還沒孕育出來,英、德、法、羅馬、俄國等還都是歐洲的彈丸之地。
但是到了明朝后期亞歐的格局發(fā)生了重大變化,單說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,后金崛起之后特別到了明末,后金也就是后來的大清,出兵征服了朝鮮,把朝鮮硬生生的從大明的懷抱中奪了過來。
當時明帝國衰落,就像一架快要散架的老車,也顧及不了朝鮮了,因為他自顧不暇。
朝鮮的京師漢陽,就是后世的韓國首爾一帶。
國王李倧正在跟親信大臣崔成秀密談。
因為自1636年清軍出兵攻進朝鮮的國都,國王李倧就正式投降了大清,脫離了大明。因為清朝跟大明朝是敵對狀態(tài),因此從那時起,朝鮮跟大明由友邦附屬國也變成了敵對狀態(tài)。
但是這并不是朝鮮人福祉的開始,而是他們噩夢的開啟。
因為作為大清的附屬國,與附屬大明不同,不止是年年進貢,歲歲稱臣。
更重要的還有越來越重的徭役和賦稅。
因為大清剛剛立國,皇太極對外要開疆拓土,不但征服朝鮮,還要征服蒙古,甚至征服南邊漢人治下的大明,這當然得通過戰(zhàn)爭來實現(xiàn)。
但是戰(zhàn)爭歸根結(jié)底打的都是錢和人。
大清本土很小,后金那是彈丸之地的幾個小城,國力非常有限,全靠征服的附屬國供給他們打仗。
因此從1636年朝鮮臣服大清的時候開始,這八九年來,朝鮮每年都要派出大量的精壯男丁和女人到大清服役。這還不止,還得派大批的正規(guī)軍參戰(zhàn)。
滿清韃子往哪兒打,朝鮮軍隊得幫助他們,追隨他往哪兒打。
這些軍隊的吃穿住用等等戰(zhàn)爭的所有費用,當然不會大清來出,羊毛出在羊身上,當然還得有朝鮮政府來出。誰讓他是人家的附屬國呢!
因此這些年來,朝鮮國王不堪重負,朝鮮民眾苦不堪言。
他們覺得還是當大明的附屬國好,因此朝鮮王國從上到下,從心理上都希望大明能夠戰(zhàn)勝大清,他們心里恨,甚至詛咒,盼望大明盼望漢人把這些死韃子除干打凈滅了才好呢!
但是恨歸恨,大清的圣旨來了,他們還不敢不聽。
現(xiàn)在又一道旨意下來了,大清王朝讓他們再派2萬的兵力,進入大清跟大明作戰(zhàn)。
朝鮮國王李倧接旨后咧嘴了,因為這道圣旨舉例上一道大清給他下的圣旨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。
上一次孝莊皇太后以順治皇帝的名義給他下了一道詔旨,讓他們派出3萬軍隊,配合清軍對大明作戰(zhàn),短短的四五十天的時間,又來了一道旨意,再讓他們派出2萬,因為寧錦防線告急。
朝鮮國王心理腹誹了:上哪弄這么多軍隊去?如果軍隊都給了大清使喚,朝鮮國內(nèi)怎么辦?動不動就要幾萬軍隊,那是人!朝鮮人繁衍得再快,就算是莊稼也得等個收獲的季節(jié)!
那個年頭,加上惡劣氣候的影響,“造人”可不是容易的。造出成品人更不容易,沒有飼料添加劑,更沒有激素,只能讓他們自然生產(chǎn),想縮短他們的生長期,根本不可能。
還有大批的戰(zhàn)爭經(jīng)費,關(guān)鍵是朝鮮也不生產(chǎn)銀子。
因此送走了大清的使臣之后,朝鮮國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,在皇宮中就轉(zhuǎn)開圈了。
因為到時候拍不出這么多的軍隊,是為抗旨不遵,大清又要來打他們了。
最后只好找來心腹大臣來商議此事,崔成秀屏退左右,對朝鮮國王道:“陛下,我們不能在奉大清的旨意了。”
“哦,愛卿此話怎講?”國王李倧驚問。
“陛下明鑒,因為大明朝,崇禎皇上雖然不在了,但是大明并沒有滅亡,還有太子在,還有林毅在。特別是這個林毅,現(xiàn)在大明就掌握在他的手里,大明的軍隊無敵于天下,李自成的大順國也滅亡了,張獻忠在四川茍延殘喘,遲早得被剿滅,大清國現(xiàn)在連連敗北,損兵折將,多爾袞重傷,肅親王豪格也陣亡了,大清國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。”
崔呈秀對大明的消息非常靈通,這一席話說得李倧眼睛瞪得賊大,“愛卿所言可屬實?”
“哎呀,陛下,句句屬實,千真萬確,否則嚇死微臣也不敢在陛下面妄言。”
李倧龍顏大悅:“那豈不是說……”
“陛下圣明……”
崔成秀唯唯諾諾點頭不止。君臣二很快密謀一個萬全之策:派出5萬兵馬還是有必要的,但是這5萬人馬到時候要見景生情,用這種方法先穩(wěn)住大清,然后他們來個暗度陳倉。
朝鮮國王讓崔呈秀為使臣,寫了一道密詔,用上御印,精心挑選了100名朝鮮美女,帶上金銀珠寶綾羅綢緞,一行200人等,扮作行商悄悄地坐船經(jīng)山東登岸,并不去大明的京師見太子,而是走山海關(guān)到關(guān)外的錦州來見林毅……
錦州城外明軍的大營,正在分發(fā)槍支,3000只嶄新的自生燧發(fā)槍,從京師運到了,這批槍林毅要求從其中取出300多支裝備女營。
現(xiàn)在的女人總共300多人,有漢族姑娘和蒙古美女組成。
林毅的女人已經(jīng)成立了一年多了。因有小穎、蒙古美女哲哲和高桂英等巾幗英雄的言傳身教,現(xiàn)在這300多名女營兵,穿上靚裝梳洗打扮,就是舞女,能歌善舞。
但是穿上戎裝,拿著刀槍,騎上戰(zhàn)馬,在馬上能開強弓,舞動刀槍能沖鋒陷陣,到了步下能拼個你死我活。
但是林毅現(xiàn)在要求他們再掌握一種新的作戰(zhàn)本領(lǐng),那就是為他們裝備新式火槍。
這些女營的姑娘們拿到新式的武器感到非常興奮,看看這兒摸摸那兒,比劃比劃,嘰嘰喳喳。
這時高桂英帶著兩個親隨過來嬌喝一聲,幾百人的女營立馬靜了下來,落針能聞,各個站的英姿挺拔。
很快林毅帶著哲哲和小穎來到了女營兵將近前。
林毅在沒有給他們講解槍支的構(gòu)成、各部分的功用、示范打槍之前,先告訴他們,要在這里開辟訓練場。
這些女營將士一聽都感到新鮮,這是戰(zhàn)場,怎么成了訓練場?萬一正訓練的時候,韃子們沖殺出來怎么辦?
可是又一想,根本沒有這種可能,現(xiàn)在錦州城的幾萬名韃子,已經(jīng)被老老實實地困在里面二十幾天了。這20多天里,就他們剛困城的時候,韃子四面出擊殺出來了,但是又被打回去了,一直到現(xiàn)在都沒有敢再出戰(zhàn),整天就是城門緊閉,只要明軍不攻城,他們就不開戰(zhàn),在里面當縮頭烏龜。
即便是他們開城殺出來,10萬明軍有一半對付他們就綽綽有余,根本用不上他們女營。
林毅說完之后拿起一只新式的自生燧發(fā)槍,現(xiàn)在包括小穎哲和高桂英在內(nèi),每人手中都有一把。
林毅首先跟他們講了槍的構(gòu)造,各部件的構(gòu)成和功用,然后給他們講解如何裝填子彈,如何打開保險,關(guān)閉保險,如何瞄準,如何舉槍。
這些講完之后,林毅現(xiàn)場給他們示范,熟練的裝槍上彈之后,然后舉槍根本不用怎么瞄準,就摳響了扳機。
啪啪啪射擊了3槍,200米之外的靶子,三槍全部命中靶心。
蒙古姑娘和漢族姑娘們一個個精的眼睛大如銅鈴,緊接著就拍著小手尖叫著喝彩。
小穎,哲哲和高桂英喊得最兇。
林毅心里話這算什么?老子是玩槍的祖宗,穿越之前當特種兵那陣,各種槍支閉著眼睛,數(shù)秒鐘之內(nèi)就完成能拆裝。
相比之下這些古董不太好用,如果把后世的槍支,像什么手槍,沖鋒槍,步槍拿過來玩的幾個花活,再打上幾發(fā),相信更會令他們尖叫不止,只可惜現(xiàn)在生產(chǎn)不出那種精密的部件,即便有那種槍也沒有那種子彈,只能是一種奢望了。
林毅心中的想法,別人當然不知道。
接下來林毅開始讓他們分解練習。
這些姑娘們都不是新兵了,每個人身上都有功夫。要不然這端槍瞄準只一個架勢就能讓他們吃盡苦頭,現(xiàn)在他們都受得了,是這些設(shè)計前的準備工作,他們就練了整整十天。
十天之后才能夠做到整齊劃一,幾百名女營將士站成整整齊齊的三排,然后一聲令下,一塊兒上彈,一塊兒舉槍,一塊打開保險,一塊瞄準,那動作,那聲音看起來舒服。
女營真正的射擊訓練是在半個月之后才開始的。林毅每天都要來看他們射擊訓練,女營將士們個個練得都很認真。
現(xiàn)在圍困錦州已經(jīng)一個來月了,洪承疇他們果然在城中老老實實的呆著,看來是在堅守城池,等待援兵。
對于清朝的援兵,林毅也做到了心中有數(shù),不來則已,來多少吃掉多少,圍城打援,他有成功的案例。
林毅要看看洪承疇等人究竟能在錦州城呆上多久。
這一天林毅看了一會兒女營將士的射擊訓練,突然京師來人向他報告,明軍圍剿四川的張獻忠失利,盧九德和黃得功這路人馬吃了敗仗,左良玉、高杰、劉澤清,劉良佐,他們也都吃了敗仗,明軍傷亡慘重。
張獻忠占據(jù)四川的天府之國,由于四川四面環(huán)山,中間是肥沃的四川盆地,地勢險要,一夫當關(guān),萬夫莫開。因此才有蜀道難,難于上青天之說。
要想進兵四川,只有兩條路,一條是西北的旱路,李定國帶領(lǐng)兵馬在這里把守,盧九德和黃得功被李定國殺得大敗。
一條是從長江三峽逆江而上的水路。而這條路有熟悉水戰(zhàn)的劉文秀帶兵守把,左良玉等人久攻不下,最后被劉文秀誘敵深入,殺得大敗。
張獻忠的四個干兒子,孫可望,李定國,劉文秀,艾能奇,個個能征善戰(zhàn),獨當一面,現(xiàn)在張獻忠手下精兵超過20萬,整個四川已經(jīng)被他全部占領(lǐng)了。
張獻忠現(xiàn)在在四川也稱帝了,定都成都,國號大西。
“老張稱帝了?”林毅得報之后,在營帳之中走了幾圈,如何對付張獻忠呢?他現(xiàn)在當然脫不開身,黃得功,左良玉等人又不是他的對手,突然林毅眼前一亮,想起一個人來。對付張獻忠,非此人莫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