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9-09 21:20:23

皇太極回到盛京以后,氣的差點把龍書案給掀翻了。十幾萬八旗鐵騎本來是長驅(qū)直入,無人能擋,耀武揚威,來去自由,滿載而歸。崇禎皇上和他的文武百官都束手無策,只能站在城頭上當縮頭烏龜。

可是沒想到,被林毅一千多關(guān)寧鐵騎來了一個奇襲,馬踏聯(lián)營,兵敗如山倒,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,還有多爾袞,豪格三個人打不過一個林毅,搶來的人口,牲畜,糧食金銀珠寶等等,全都付諸東流。

不僅他們搶來的東西沒有帶走,連他們自己的東西,幾十門大炮和一些糧草也都血本無歸了,傷亡了不少兵將,阿敏也陣亡了,害的皇太極還差點兒蒞難。

是可忍而孰不可忍!

“林毅……”皇太極咀嚼著這個名字越想越憋氣,還不只是這一件事,上一次阿濟格和阿敏也是栽在了林毅這樣一個小人物手里,他終于爆發(fā)了。

“連朕親征都失敗了,伐明伐明,拿什么發(fā)明?!”

皇太極這一發(fā)脾氣,下面的這一群狗奴才,全都低著頭,哭喪著臉,如喪考畢。

“臣等無能,讓陛下蒙羞,臣等之罪也。”

內(nèi)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,和弘文館大學士寧完我,這兩個漢臣本來就是軟骨頭,一看皇太極這樣趕緊跪下。

這兩個文臣之首,帶頭一跪,文武百官也跟著全都跪下了。

特別是多爾袞,豪格和鰲拜,平時他們一個比一個能耐,一個比一個威猛,征蒙古,伐朝鮮,攻無不克,戰(zhàn)無不勝,沒有敵手,可是這一次遇到林毅他們都沒本事了……

這三個韃子羞紅了臉,覺得無地自容。

“陛下,請您給臣一支人馬,臣一定跟林毅決一死戰(zhàn)!”身為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,再次出列請纓。

但是再一次遭到皇太極的拒絕,“算啦!”

當初,當在大明京師之外幾十里的地方,鰲拜就不服氣,準備再去跟林毅決戰(zhàn)。那時不服氣的,不只是有鰲拜,還有豪格和多爾袞。

但是皇太極,審時度勢,決定立即退兵,現(xiàn)在他們已經(jīng)回到了盛京,再讓鰲拜出兵,往返又是幾個月,關(guān)鍵是鰲拜已經(jīng)失敗了兩次,都是栽在了林毅手里,皇太極對他喪失了信心。

鰲拜鬧了個沒趣兒,只得悻悻然歸班。

這時范文程說話了。

“陛下且息雷霆之怒,盡管這次您御駕親征,折戟大明京師,也大可不必大動肝火,古人云,勝敗乃兵家之常事,能曲能彎,方為大丈夫也。林毅不過是個小人物,他還能翻天不成?不能讓這樣一個小人物打亂了我們的計劃,現(xiàn)在他駐守喜峰口一帶,有一天會收拾他的?,F(xiàn)在漠南蒙古歸順了大清,漠北蒙古也愿意與我們通好,朝鮮那邊已經(jīng)徹底臣服了我們,這樣,兵馬,鐵器,火器,炸藥等戰(zhàn)略著資源,可以讓蒙古和朝鮮的供給我們,阿濟格不負圣望,已經(jīng)攻下了皮島,這樣我們就沒有什么后顧之憂,可以全力以赴進攻大明的寧錦防線了。”

范文程這一番話說出來,皇太極臉上的怒氣消了大半,臉色也變得好看起來。

因為他知道,要進攻大明寧錦防線是繞不過去的,必須得拿下。這幾年來屢屢襲擾京師,只不過是掠奪些人畜等戰(zhàn)略資源。

但是想到寧錦防線,皇太極仍然憂心忡忡。

“全力進攻寧錦需要準備多長時間?”

“回陛下的話,明軍仰仗的主要是火器和堅城,我們的大炮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造了500門,就是鐵器和彈藥有些欠缺,現(xiàn)在和大明的貿(mào)易,大大減少,不過這個可以讓朝鮮人到南洋和東洋找荷蘭人買一批,然后調(diào)兵遣將,集全部之力,怎么說也得個一年半載的。”

“好,那朕就花費他兩年準備準備這一戰(zhàn)。”皇太極野心勃勃地點頭,眼睛閃著野蠻的藍光,又想起一個人來。

“祖大壽軟硬不吃,當如何對付此人?”

范文程讓皇太極附耳過來,輕聲道:“陛下,這個奴才早已經(jīng)想好了。以奴才看,應該做兩手準備。一是瓦解吳祖兩家的關(guān)寧軍,錦州的祖大壽和寧遠的吳襄我們都要爭取,要大張旗鼓派人和他們通好,崇禎多疑,陛下還記得袁崇煥之死嗎?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,祖大壽和吳襄如果不投降大清,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袁崇煥,最起碼不可能守在寧錦防線上。第二,我們的目標是攻打杏山,松山,和塔山,而不是錦州,把這三個地方拿下來,錦州就成了一座孤城。但是要拿下這三個地方,前提是的須得先對付寧遠總兵吳襄。因此陛下應該加緊與他們通好,到時候不怕他祖大壽不降。”

范文程趴在皇太極的耳邊這一番嘀咕,皇太極連連點頭:“妙極妙極,就依愛卿。”

這時有人進來稟報,“啟奏陛下,大事不好,漠南蒙古的翁牛特部發(fā)生嘩變,副城主溫克多的兄弟胡車求見。”

皇太極和滿朝的文武百官一聽就是一愣,翁牛特部剛剛投降不久,這個只有3萬多人的小部落,其酋長被封為王爵,他的公主還要與皇長子豪哥結(jié)親家,這應該是大清最牢固的部落聯(lián)盟,怎么他們嘩變了?

皇太極趕緊宣胡車上殿問話。

時間不大,一身重孝的胡車被帶到了金殿之上。

現(xiàn)在大清的京師盛京,基本上是完全按照大明的京師仿造的,內(nèi)城外城皇城宮城,皇宮大內(nèi),建筑風格,連宮殿的名字基本上都一樣。

一進大殿,胡車就哭拜在地。

皇太極讓他說明詳細,胡車這才止住悲聲,把事情的經(jīng)過說了一遍。

“又是林毅?”皇太極差點被氣暈。

文武百官就小聲的議論開了。

“新娘子逃婚,半路遇上了明將林毅,被劫,這門親事就這樣黃了,翁牛特人反啦?”

“人家能不反嗎?按照規(guī)定,逃婚,掉頭滅門之罪,難道城主巴彥布沙爾帶著他女兒等著挨刀???”

“說的也是,只是這樣一來,皇長子豪格臉上無光啊。”

“何止是肅親王臉上無光,我們整個大清臉上都無光,皇長子未過門的妻子被明將林毅搶去了,簡直是國恥!”

……

這里面有漢臣,有蒙古韃子,有滿洲韃子,還有什么兩朝元老,他們唧唧歪歪,嘀嘀咕咕說什么的都有。

有一個人最受不了了,那就是肅親王豪格。

這次跟著他的父皇皇太極,襲擾大明的京畿,豪哥就已經(jīng)在林毅面前栽了跟頭,他和多爾袞,鰲拜三個人打不過林毅一個人,他覺得在他的父皇面前抬不起頭來。

現(xiàn)在又遇到了這種事,一個小部落的蒙古女人,對他來說無足輕重,他的女人成群結(jié)隊,可以用鞭子趕,用車拉。但關(guān)鍵是已經(jīng)定親了,地球人都知道了,林毅給他戴上的這頂這半綠不綠的帽子,對他堂堂的皇長子來說,無疑于奇恥大辱。

“皇阿瑪兒臣不才,要率兵與林毅決一死戰(zhàn),請皇阿瑪恩準。”豪格的臉連羞臊帶著急成了豬肝色。

到手的兒媳婦跟著明將跑了,一個小部落又造了他的反,皇太極哪吃過這種虧,臉上的青筋蹦起多高。

但是他冷靜下來一想,這件事馬虎不得,正如范文程所言區(qū)區(qū)一個林毅翻不了天,可恨的是翁牛特部的巴彥布沙爾,竟敢以小反上,這一次朕要滅了他們!

“肅親王,你現(xiàn)在要做的不是去找林毅決戰(zhàn),朕給你一道旨意,你帶一騎人馬,去聯(lián)系科爾沁部,鄂爾多斯部等漠南蒙古的各個部落,讓他們聯(lián)合出兵,一舉滅了翁牛特部,記著把巴彥布沙爾的腦袋帶到朕的面前,至于林毅朕自然會派兵收拾他的。”

“皇阿瑪圣明,兒臣遵命。”豪格帶著胡車下去點兵去了。

豪格走了之后,皇太極覺得必須打一場局部的戰(zhàn)爭,林毅此人不除,他寢食難安。

因此皇太極立即派多鐸和濟爾哈郎,各帶三萬人馬,兵分兩路,攻打青子嶺和喜峰口,皇太極告訴他們,這兩路兵馬繞道蒙古,這次不是襲擾大明京畿,而是去消滅一個人那就是林毅,務必全殲。

多鐸是多爾袞的親兄弟,濟爾哈郎是阿敏的親兄弟,一個是豫親王,一個是鄭親王,都是皇太極駕前戰(zhàn)功赫赫,威名遠揚的人物,這兩個人論帶兵打仗,一點也不次于多爾袞和豪格。

但是盡管如此,皇太極還是叮囑二人,“林毅20多歲,才是大明的游擊將軍,但是你們千萬不可輕敵,朕和阿敏,都多次敗在他的手里。”

“請陛下放心,殺不了林毅甘當軍令!”

兩個人得令之后點兵去了。

兩個人點起兵馬之后,再繞道蒙古,這已經(jīng)到了1638年的4月份。

皇太極兩路用兵青子嶺一帶,這一年歷史上的確有記載,不過那是同年8月份的事,直接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林毅的穿越。

烽火傳到了喜峰口,林毅立即整軍備戰(zhàn),林毅興致勃勃,果然不出我所料,皇太極兩路派兵,老子早就給你們準備好了,又可以多殺韃子了!

第131章 皇太極兩路興兵 二更

皇太極回到盛京以后,氣的差點把龍書案給掀翻了。十幾萬八旗鐵騎本來是長驅(qū)直入,無人能擋,耀武揚威,來去自由,滿載而歸。崇禎皇上和他的文武百官都束手無策,只能站在城頭上當縮頭烏龜。

可是沒想到,被林毅一千多關(guān)寧鐵騎來了一個奇襲,馬踏聯(lián)營,兵敗如山倒,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,還有多爾袞,豪格三個人打不過一個林毅,搶來的人口,牲畜,糧食金銀珠寶等等,全都付諸東流。

不僅他們搶來的東西沒有帶走,連他們自己的東西,幾十門大炮和一些糧草也都血本無歸了,傷亡了不少兵將,阿敏也陣亡了,害的皇太極還差點兒蒞難。

是可忍而孰不可忍!

“林毅……”皇太極咀嚼著這個名字越想越憋氣,還不只是這一件事,上一次阿濟格和阿敏也是栽在了林毅這樣一個小人物手里,他終于爆發(fā)了。

“連朕親征都失敗了,伐明伐明,拿什么發(fā)明?!”

皇太極這一發(fā)脾氣,下面的這一群狗奴才,全都低著頭,哭喪著臉,如喪考畢。

“臣等無能,讓陛下蒙羞,臣等之罪也。”

內(nèi)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,和弘文館大學士寧完我,這兩個漢臣本來就是軟骨頭,一看皇太極這樣趕緊跪下。

這兩個文臣之首,帶頭一跪,文武百官也跟著全都跪下了。

特別是多爾袞,豪格和鰲拜,平時他們一個比一個能耐,一個比一個威猛,征蒙古,伐朝鮮,攻無不克,戰(zhàn)無不勝,沒有敵手,可是這一次遇到林毅他們都沒本事了……

這三個韃子羞紅了臉,覺得無地自容。

“陛下,請您給臣一支人馬,臣一定跟林毅決一死戰(zhàn)!”身為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,再次出列請纓。

但是再一次遭到皇太極的拒絕,“算啦!”

當初,當在大明京師之外幾十里的地方,鰲拜就不服氣,準備再去跟林毅決戰(zhàn)。那時不服氣的,不只是有鰲拜,還有豪格和多爾袞。

但是皇太極,審時度勢,決定立即退兵,現(xiàn)在他們已經(jīng)回到了盛京,再讓鰲拜出兵,往返又是幾個月,關(guān)鍵是鰲拜已經(jīng)失敗了兩次,都是栽在了林毅手里,皇太極對他喪失了信心。

鰲拜鬧了個沒趣兒,只得悻悻然歸班。

這時范文程說話了。

“陛下且息雷霆之怒,盡管這次您御駕親征,折戟大明京師,也大可不必大動肝火,古人云,勝敗乃兵家之常事,能曲能彎,方為大丈夫也。林毅不過是個小人物,他還能翻天不成?不能讓這樣一個小人物打亂了我們的計劃,現(xiàn)在他駐守喜峰口一帶,有一天會收拾他的?,F(xiàn)在漠南蒙古歸順了大清,漠北蒙古也愿意與我們通好,朝鮮那邊已經(jīng)徹底臣服了我們,這樣,兵馬,鐵器,火器,炸藥等戰(zhàn)略著資源,可以讓蒙古和朝鮮的供給我們,阿濟格不負圣望,已經(jīng)攻下了皮島,這樣我們就沒有什么后顧之憂,可以全力以赴進攻大明的寧錦防線了。”

范文程這一番話說出來,皇太極臉上的怒氣消了大半,臉色也變得好看起來。

因為他知道,要進攻大明寧錦防線是繞不過去的,必須得拿下。這幾年來屢屢襲擾京師,只不過是掠奪些人畜等戰(zhàn)略資源。

但是想到寧錦防線,皇太極仍然憂心忡忡。

“全力進攻寧錦需要準備多長時間?”

“回陛下的話,明軍仰仗的主要是火器和堅城,我們的大炮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造了500門,就是鐵器和彈藥有些欠缺,現(xiàn)在和大明的貿(mào)易,大大減少,不過這個可以讓朝鮮人到南洋和東洋找荷蘭人買一批,然后調(diào)兵遣將,集全部之力,怎么說也得個一年半載的。”

“好,那朕就花費他兩年準備準備這一戰(zhàn)。”皇太極野心勃勃地點頭,眼睛閃著野蠻的藍光,又想起一個人來。

“祖大壽軟硬不吃,當如何對付此人?”

范文程讓皇太極附耳過來,輕聲道:“陛下,這個奴才早已經(jīng)想好了。以奴才看,應該做兩手準備。一是瓦解吳祖兩家的關(guān)寧軍,錦州的祖大壽和寧遠的吳襄我們都要爭取,要大張旗鼓派人和他們通好,崇禎多疑,陛下還記得袁崇煥之死嗎?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,祖大壽和吳襄如果不投降大清,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袁崇煥,最起碼不可能守在寧錦防線上。第二,我們的目標是攻打杏山,松山,和塔山,而不是錦州,把這三個地方拿下來,錦州就成了一座孤城。但是要拿下這三個地方,前提是的須得先對付寧遠總兵吳襄。因此陛下應該加緊與他們通好,到時候不怕他祖大壽不降。”

范文程趴在皇太極的耳邊這一番嘀咕,皇太極連連點頭:“妙極妙極,就依愛卿。”

這時有人進來稟報,“啟奏陛下,大事不好,漠南蒙古的翁牛特部發(fā)生嘩變,副城主溫克多的兄弟胡車求見。”

皇太極和滿朝的文武百官一聽就是一愣,翁牛特部剛剛投降不久,這個只有3萬多人的小部落,其酋長被封為王爵,他的公主還要與皇長子豪哥結(jié)親家,這應該是大清最牢固的部落聯(lián)盟,怎么他們嘩變了?

皇太極趕緊宣胡車上殿問話。

時間不大,一身重孝的胡車被帶到了金殿之上。

現(xiàn)在大清的京師盛京,基本上是完全按照大明的京師仿造的,內(nèi)城外城皇城宮城,皇宮大內(nèi),建筑風格,連宮殿的名字基本上都一樣。

一進大殿,胡車就哭拜在地。

皇太極讓他說明詳細,胡車這才止住悲聲,把事情的經(jīng)過說了一遍。

“又是林毅?”皇太極差點被氣暈。

文武百官就小聲的議論開了。

“新娘子逃婚,半路遇上了明將林毅,被劫,這門親事就這樣黃了,翁牛特人反啦?”

“人家能不反嗎?按照規(guī)定,逃婚,掉頭滅門之罪,難道城主巴彥布沙爾帶著他女兒等著挨刀啊?”

“說的也是,只是這樣一來,皇長子豪格臉上無光啊。”

“何止是肅親王臉上無光,我們整個大清臉上都無光,皇長子未過門的妻子被明將林毅搶去了,簡直是國恥!”

……

這里面有漢臣,有蒙古韃子,有滿洲韃子,還有什么兩朝元老,他們唧唧歪歪,嘀嘀咕咕說什么的都有。

有一個人最受不了了,那就是肅親王豪格。

這次跟著他的父皇皇太極,襲擾大明的京畿,豪哥就已經(jīng)在林毅面前栽了跟頭,他和多爾袞,鰲拜三個人打不過林毅一個人,他覺得在他的父皇面前抬不起頭來。

現(xiàn)在又遇到了這種事,一個小部落的蒙古女人,對他來說無足輕重,他的女人成群結(jié)隊,可以用鞭子趕,用車拉。但關(guān)鍵是已經(jīng)定親了,地球人都知道了,林毅給他戴上的這頂這半綠不綠的帽子,對他堂堂的皇長子來說,無疑于奇恥大辱。

“皇阿瑪兒臣不才,要率兵與林毅決一死戰(zhàn),請皇阿瑪恩準。”豪格的臉連羞臊帶著急成了豬肝色。

到手的兒媳婦跟著明將跑了,一個小部落又造了他的反,皇太極哪吃過這種虧,臉上的青筋蹦起多高。

但是他冷靜下來一想,這件事馬虎不得,正如范文程所言區(qū)區(qū)一個林毅翻不了天,可恨的是翁牛特部的巴彥布沙爾,竟敢以小反上,這一次朕要滅了他們!

“肅親王,你現(xiàn)在要做的不是去找林毅決戰(zhàn),朕給你一道旨意,你帶一騎人馬,去聯(lián)系科爾沁部,鄂爾多斯部等漠南蒙古的各個部落,讓他們聯(lián)合出兵,一舉滅了翁牛特部,記著把巴彥布沙爾的腦袋帶到朕的面前,至于林毅朕自然會派兵收拾他的。”

“皇阿瑪圣明,兒臣遵命。”豪格帶著胡車下去點兵去了。

豪格走了之后,皇太極覺得必須打一場局部的戰(zhàn)爭,林毅此人不除,他寢食難安。

因此皇太極立即派多鐸和濟爾哈郎,各帶三萬人馬,兵分兩路,攻打青子嶺和喜峰口,皇太極告訴他們,這兩路兵馬繞道蒙古,這次不是襲擾大明京畿,而是去消滅一個人那就是林毅,務必全殲。

多鐸是多爾袞的親兄弟,濟爾哈郎是阿敏的親兄弟,一個是豫親王,一個是鄭親王,都是皇太極駕前戰(zhàn)功赫赫,威名遠揚的人物,這兩個人論帶兵打仗,一點也不次于多爾袞和豪格。

但是盡管如此,皇太極還是叮囑二人,“林毅20多歲,才是大明的游擊將軍,但是你們千萬不可輕敵,朕和阿敏,都多次敗在他的手里。”

“請陛下放心,殺不了林毅甘當軍令!”

兩個人得令之后點兵去了。

兩個人點起兵馬之后,再繞道蒙古,這已經(jīng)到了1638年的4月份。

皇太極兩路用兵青子嶺一帶,這一年歷史上的確有記載,不過那是同年8月份的事,直接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林毅的穿越。

烽火傳到了喜峰口,林毅立即整軍備戰(zhàn),林毅興致勃勃,果然不出我所料,皇太極兩路派兵,老子早就給你們準備好了,又可以多殺韃子了!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