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2-09 23:59:01

我應(yīng)該感動一下吧,她是真心的嗎?

我相信是真的,人與人之間這點基本的信任要有,但她拒絕了我的幫助,能干得過高手云集的對方嗎?我表示不看好小薰,她才多大,哪怕再有天賦,也絕壁不是老司機的對手,你看傳說中下蠱的人都是一些老婆婆,臉上皺紋巴巴的那種,看上去就厲害。

更何況對方還人多,我是相信她說我上當了,才想犧牲自己挽回一下局面的。

這她都不要,那我看看她到底有什么本事。

我們來到的是一個已經(jīng)挖好的井,里面沒有填土,我抱著小薰順著鐵鏈就下去了。

腳踩到實地的一剎那,我就開始警惕周圍的變化,這下面居然還有地道?

“我們進來了,他們就不會追來?”我覺得挺輕松的。

“他們肯定不會自己追來。”小薰斬釘截鐵地說,“你忘了他們是干什么的?”

有道理,這種地方他們不會瞎追,既然是養(yǎng)蠱的,放蠱進來就好了,或者用煙熏……煙熏也不會,那樣有可能弄死我們,這不是他們希望的,所以最有可能是往里放蟲子。

我就帶著小薰一直往里走,一直走了很長的通道,前面出現(xiàn)岔路。

“這里停下,看情況再走。”小薰吩咐道。

于是我們就坐下來等,我坐地上,小薰坐我懷里,那軟軟的身體居然讓我有反應(yīng)了……

我長吸一口氣,試圖轉(zhuǎn)移注意力:“對了,他們也不會放蠱咬我們吧,我記得蠱不是有強弱之分嗎,是不是你的蠱比較強一點,他們放進來再多也咬不到吧?”

“你以為,高門幾千年是白過的?”小薰一點都不看好自己,“蠱是有強弱,我是有天賦,可他們底蘊深厚,如果那么容易,我早去找你了。”

然后小薰打開了一盞燈,她隨身攜帶的小燈棒,看了看兩邊的坑道。

“進到里面會迷路吧?”我覺得這才是她要停下的原因。

小薰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我的嘴巴,不讓我出聲,我立即反應(yīng)過來是有什么事發(fā)生了。

她的小手很香,我很想咬一口……不對,咬下去我就變成蠱了,要忍住。

這就是蠱對主人的依賴吧,本來我對這樣的小蘿莉是不感興趣的,好像都還沒長呢,可一見到她就覺得忍不住,覺得她全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吸引我。她是真漂亮,這個沒得說的,但我沒法分清到底是因為男女的吸引還是蠱的作用,一直覺得這樣的感覺十分危險。

白生生的手指指向其中一邊的坑道,我看過去,燈光照著看見是死路。

這下面是不通的?

我再仔細看,堵住坑道的那面墻不尋常,不是泥土,很精致,有鱗片一樣的瓷磚……

下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又猜錯了,那些不是瓷磚,就是鱗片!

這面墻在動的,那些“瓷磚”橫著往一邊挪動,挪到墻里?

不,我感覺這就是一個龐然大物的一小塊視野,是蛇!有條巨大的蛇在經(jīng)過前方,估計前方也是一條十字路口,所以在我看來就像是經(jīng)過了火車一樣。

看得我連氣都不敢喘,大約半分鐘過后,“火車”過去了,前方又出現(xiàn)通道。

“看見了嗎?”小薰終于說話,“現(xiàn)在你知道這里為什么叫鎖龍井了吧。”

我大驚:“那不會真的是龍吧?”

小薰卻說:“看你把什么東西叫龍了,那是蠱。”

這句話的意思,就是自然界沒有出現(xiàn)過這樣的生物,只能是人養(yǎng)出來的蠱,可長那么大吃什么?你可以把豬不叫豬,直接叫龍,這個世界上就有龍了,只是別人是否認同的問題。

你還可以把東西方換著叫,所以太陽也是可以從西邊升起的。

這是詭辯,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,所有的這些稱呼都由人來定義。

如果大家的定義不統(tǒng)一,那樂子就大了,就比如很多方言都有獨特的稱呼,一種東西大家稱呼不相同,也有可能同樣的稱呼其實是指兩樣?xùn)|西,現(xiàn)實生活中這都是存在的。

“那我們不是很危險?”那么大個家伙,我怕。

小薰居然比我鎮(zhèn)定:“別去惹它,我們再等等,有它在,其實外面的也不敢進來。”

可那真是龍還是蛇呢,我真想剛才去扒一塊鱗片拿去給陳教授研究一下。

“但我們也出不去啊,難道永遠被困在這里面?”

“不要緊的,我們慢慢等,他們追來再說。”

小薰都快淡定成面癱臉了,我一個大男人好意思害怕嗎?不對,她身份和我不一樣啊。

她又說:“等確定他們追來,我們再走,這里是古城的蠱井,其實以前只有一口,但后來變多了,是因為想迷惑蠱門的人,這蠱不是人養(yǎng)的,它也要學(xué)會保護自己。”

神奇了,我以為這是古城的下水道呢,沒想到……不會是那個大龍鉆出來的吧?

結(jié)果還真是,小薰說:“他們發(fā)現(xiàn)的古井早就填上了,但他們還會守住附近的井口,防止我們出去,看到前面那個東西沒有,我們跟著它,再找機會出去。”

“話說,那個真不是龍嗎?”

“其實,龍有更多的說法,養(yǎng)蠱也有龍形蠱。”

這個我聽過,藍衣似乎沒騙我,長條狀的蠱就稱為龍形蠱,這種形狀稱為龍。

所以龍到了現(xiàn)在是一種更廣泛的意義,我覺得很神奇,好奇心求知欲是人的本能嘛。

“你想知道,還有點時間,我可以給你說說。”

小薰話也開始多了起來:“蠱術(shù)有很多劃分,其中一種也和龍有關(guān),就是養(yǎng)出的蠱參照傳說中的圣獸,你知道圣獸是什么嗎?”

“青龍白虎朱雀玄武?”這個我知道,咦,小薰也不是沒念過書嘛。

“對,這些東西是高門蠱術(shù)必學(xué)的。”她說,“神話里有很多奇怪的動物,其實都和蠱有關(guān),青龍圣獸,在蠱術(shù)里代表的是什么你知道嗎?”

“難道是蛇蠱?”

“猜對了,但不是一般的蛇蠱,它不管強弱,要有圣獸的能力。”

這我就聽不懂了:“有圣獸的能力,還不是圣獸?”

“當然不是,世界上就不存在什么圣獸,那其實是更強的蠱。”

她的解釋讓我開啟了一扇認識世界的新大門……龍居然是一種蠱,不過遠古人類的世界也不是那么簡單的,他們有各種祭祀,祭祀上經(jīng)常有人玩蛇吧,養(yǎng)厲害了的蛇就是龍?

遠古人類玩蛇其實有記載,山海經(jīng)里有,夸父兩邊耳朵還掛蛇呢。

如果古人不是閑的蛋疼,那么就預(yù)示著夸父是一個部族的祭司,有很高的地位。

為什么幾大圣獸里,就龍成了后世人追捧的目標呢?

在遠古,龍并不很突出的,最起碼還有其他的圣獸平起平坐。

小薰講到玄武,這個最能印證她的說法,忘記了嗎,甲骨文就有刻在龜甲上的文字,龜甲是用來祭祀占卜的,所以這也是一種蠱,今天玩蠱術(shù)的在以前可是地位尊貴的祭司。

這種養(yǎng)出“圣獸”的蠱術(shù),其實是取形象而已,烏龜當然不是正宗玄武。

再說到朱雀,代表性的就有飛蛾,我們都知道“飛蛾撲火”這個成語,但其實這也是常識的現(xiàn)象,飛蛾確實喜歡這樣作死。養(yǎng)成了蠱,都可以叫朱雀蠱,只要是帶翅膀的都叫,這是延伸了形象。

說到白虎,在蠱術(shù)里,其實指的是毛物。

毛物一般是高級動物,這個要制成蠱還是比較難的,老鼠和貓這些東西。

以上都是高門才有的蠱術(shù)知識,知道了別說出去……

低門的蠱術(shù)一般都只養(yǎng)蟲,各種昆蟲,頂天了再加上一些冷血動物,比如蛇和蜥蜴。

越是高級越難養(yǎng),最難的就是人,把人養(yǎng)成蠱,其實普遍意義上就是說的僵尸。

這些傳奇故事都是一脈相承的,用蠱術(shù)可以全部解釋得通,最神奇的還是這個。

我算是大開眼界,可關(guān)鍵點“蠱”,還不知道是什么樣的東西。

如果知道了這個,那完全就可以成為一個知識體系,可以稱為科學(xué)了。

蠱是蟲嗎?是,也不是,低門的蠱術(shù),一般情況都是下到飯菜里,讓對方通過進食發(fā)揮作用,飯菜里你是絕對找不到蟲子的,甚至喝的水,看上去很清很清,也可以下蠱。

所以,陳教授的研究并沒有錯,“蠱”真正意義指的并不是養(yǎng)出來的本體。

這些東西讓我很難消化啊,小薰的聲音忽然停住了,我聽見坑道外面有蟲爬的聲音。

“來了。”她也覺察到了情況。

我又看了一眼剛才大蛇爬過的洞口:“那怎么辦,我們跟著那東西鉆?”

“可以等一下,我看看能不能騙過他們。”

小薰像耍個花招,如果能在這里避過那些蟲子,它們發(fā)現(xiàn)不了我們,外面守著的人就覺得我們應(yīng)該鉆走了,警惕性會降低,然后加強其他井口的看守。

我們完全可以再從這個井口出去,簡直是出其不意的妙計。

然而,我們怎么可能避過那么多蟲子的搜索呢?

小薰就說:“你聽過鬼打墻嗎,其實,我也可以讓蟲子鬼打墻。”

第四十七章 圣獸的傳說

我應(yīng)該感動一下吧,她是真心的嗎?

我相信是真的,人與人之間這點基本的信任要有,但她拒絕了我的幫助,能干得過高手云集的對方嗎?我表示不看好小薰,她才多大,哪怕再有天賦,也絕壁不是老司機的對手,你看傳說中下蠱的人都是一些老婆婆,臉上皺紋巴巴的那種,看上去就厲害。

更何況對方還人多,我是相信她說我上當了,才想犧牲自己挽回一下局面的。

這她都不要,那我看看她到底有什么本事。

我們來到的是一個已經(jīng)挖好的井,里面沒有填土,我抱著小薰順著鐵鏈就下去了。

腳踩到實地的一剎那,我就開始警惕周圍的變化,這下面居然還有地道?

“我們進來了,他們就不會追來?”我覺得挺輕松的。

“他們肯定不會自己追來。”小薰斬釘截鐵地說,“你忘了他們是干什么的?”

有道理,這種地方他們不會瞎追,既然是養(yǎng)蠱的,放蠱進來就好了,或者用煙熏……煙熏也不會,那樣有可能弄死我們,這不是他們希望的,所以最有可能是往里放蟲子。

我就帶著小薰一直往里走,一直走了很長的通道,前面出現(xiàn)岔路。

“這里停下,看情況再走。”小薰吩咐道。

于是我們就坐下來等,我坐地上,小薰坐我懷里,那軟軟的身體居然讓我有反應(yīng)了……

我長吸一口氣,試圖轉(zhuǎn)移注意力:“對了,他們也不會放蠱咬我們吧,我記得蠱不是有強弱之分嗎,是不是你的蠱比較強一點,他們放進來再多也咬不到吧?”

“你以為,高門幾千年是白過的?”小薰一點都不看好自己,“蠱是有強弱,我是有天賦,可他們底蘊深厚,如果那么容易,我早去找你了。”

然后小薰打開了一盞燈,她隨身攜帶的小燈棒,看了看兩邊的坑道。

“進到里面會迷路吧?”我覺得這才是她要停下的原因。

小薰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我的嘴巴,不讓我出聲,我立即反應(yīng)過來是有什么事發(fā)生了。

她的小手很香,我很想咬一口……不對,咬下去我就變成蠱了,要忍住。

這就是蠱對主人的依賴吧,本來我對這樣的小蘿莉是不感興趣的,好像都還沒長呢,可一見到她就覺得忍不住,覺得她全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吸引我。她是真漂亮,這個沒得說的,但我沒法分清到底是因為男女的吸引還是蠱的作用,一直覺得這樣的感覺十分危險。

白生生的手指指向其中一邊的坑道,我看過去,燈光照著看見是死路。

這下面是不通的?

我再仔細看,堵住坑道的那面墻不尋常,不是泥土,很精致,有鱗片一樣的瓷磚……

下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又猜錯了,那些不是瓷磚,就是鱗片!

這面墻在動的,那些“瓷磚”橫著往一邊挪動,挪到墻里?

不,我感覺這就是一個龐然大物的一小塊視野,是蛇!有條巨大的蛇在經(jīng)過前方,估計前方也是一條十字路口,所以在我看來就像是經(jīng)過了火車一樣。

看得我連氣都不敢喘,大約半分鐘過后,“火車”過去了,前方又出現(xiàn)通道。

“看見了嗎?”小薰終于說話,“現(xiàn)在你知道這里為什么叫鎖龍井了吧。”

我大驚:“那不會真的是龍吧?”

小薰卻說:“看你把什么東西叫龍了,那是蠱。”

這句話的意思,就是自然界沒有出現(xiàn)過這樣的生物,只能是人養(yǎng)出來的蠱,可長那么大吃什么?你可以把豬不叫豬,直接叫龍,這個世界上就有龍了,只是別人是否認同的問題。

你還可以把東西方換著叫,所以太陽也是可以從西邊升起的。

這是詭辯,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,所有的這些稱呼都由人來定義。

如果大家的定義不統(tǒng)一,那樂子就大了,就比如很多方言都有獨特的稱呼,一種東西大家稱呼不相同,也有可能同樣的稱呼其實是指兩樣?xùn)|西,現(xiàn)實生活中這都是存在的。

“那我們不是很危險?”那么大個家伙,我怕。

小薰居然比我鎮(zhèn)定:“別去惹它,我們再等等,有它在,其實外面的也不敢進來。”

可那真是龍還是蛇呢,我真想剛才去扒一塊鱗片拿去給陳教授研究一下。

“但我們也出不去啊,難道永遠被困在這里面?”

“不要緊的,我們慢慢等,他們追來再說。”

小薰都快淡定成面癱臉了,我一個大男人好意思害怕嗎?不對,她身份和我不一樣啊。

她又說:“等確定他們追來,我們再走,這里是古城的蠱井,其實以前只有一口,但后來變多了,是因為想迷惑蠱門的人,這蠱不是人養(yǎng)的,它也要學(xué)會保護自己。”

神奇了,我以為這是古城的下水道呢,沒想到……不會是那個大龍鉆出來的吧?

結(jié)果還真是,小薰說:“他們發(fā)現(xiàn)的古井早就填上了,但他們還會守住附近的井口,防止我們出去,看到前面那個東西沒有,我們跟著它,再找機會出去。”

“話說,那個真不是龍嗎?”

“其實,龍有更多的說法,養(yǎng)蠱也有龍形蠱。”

這個我聽過,藍衣似乎沒騙我,長條狀的蠱就稱為龍形蠱,這種形狀稱為龍。

所以龍到了現(xiàn)在是一種更廣泛的意義,我覺得很神奇,好奇心求知欲是人的本能嘛。

“你想知道,還有點時間,我可以給你說說。”

小薰話也開始多了起來:“蠱術(shù)有很多劃分,其中一種也和龍有關(guān),就是養(yǎng)出的蠱參照傳說中的圣獸,你知道圣獸是什么嗎?”

“青龍白虎朱雀玄武?”這個我知道,咦,小薰也不是沒念過書嘛。

“對,這些東西是高門蠱術(shù)必學(xué)的。”她說,“神話里有很多奇怪的動物,其實都和蠱有關(guān),青龍圣獸,在蠱術(shù)里代表的是什么你知道嗎?”

“難道是蛇蠱?”

“猜對了,但不是一般的蛇蠱,它不管強弱,要有圣獸的能力。”

這我就聽不懂了:“有圣獸的能力,還不是圣獸?”

“當然不是,世界上就不存在什么圣獸,那其實是更強的蠱。”

她的解釋讓我開啟了一扇認識世界的新大門……龍居然是一種蠱,不過遠古人類的世界也不是那么簡單的,他們有各種祭祀,祭祀上經(jīng)常有人玩蛇吧,養(yǎng)厲害了的蛇就是龍?

遠古人類玩蛇其實有記載,山海經(jīng)里有,夸父兩邊耳朵還掛蛇呢。

如果古人不是閑的蛋疼,那么就預(yù)示著夸父是一個部族的祭司,有很高的地位。

為什么幾大圣獸里,就龍成了后世人追捧的目標呢?

在遠古,龍并不很突出的,最起碼還有其他的圣獸平起平坐。

小薰講到玄武,這個最能印證她的說法,忘記了嗎,甲骨文就有刻在龜甲上的文字,龜甲是用來祭祀占卜的,所以這也是一種蠱,今天玩蠱術(shù)的在以前可是地位尊貴的祭司。

這種養(yǎng)出“圣獸”的蠱術(shù),其實是取形象而已,烏龜當然不是正宗玄武。

再說到朱雀,代表性的就有飛蛾,我們都知道“飛蛾撲火”這個成語,但其實這也是常識的現(xiàn)象,飛蛾確實喜歡這樣作死。養(yǎng)成了蠱,都可以叫朱雀蠱,只要是帶翅膀的都叫,這是延伸了形象。

說到白虎,在蠱術(shù)里,其實指的是毛物。

毛物一般是高級動物,這個要制成蠱還是比較難的,老鼠和貓這些東西。

以上都是高門才有的蠱術(shù)知識,知道了別說出去……

低門的蠱術(shù)一般都只養(yǎng)蟲,各種昆蟲,頂天了再加上一些冷血動物,比如蛇和蜥蜴。

越是高級越難養(yǎng),最難的就是人,把人養(yǎng)成蠱,其實普遍意義上就是說的僵尸。

這些傳奇故事都是一脈相承的,用蠱術(shù)可以全部解釋得通,最神奇的還是這個。

我算是大開眼界,可關(guān)鍵點“蠱”,還不知道是什么樣的東西。

如果知道了這個,那完全就可以成為一個知識體系,可以稱為科學(xué)了。

蠱是蟲嗎?是,也不是,低門的蠱術(shù),一般情況都是下到飯菜里,讓對方通過進食發(fā)揮作用,飯菜里你是絕對找不到蟲子的,甚至喝的水,看上去很清很清,也可以下蠱。

所以,陳教授的研究并沒有錯,“蠱”真正意義指的并不是養(yǎng)出來的本體。

這些東西讓我很難消化啊,小薰的聲音忽然停住了,我聽見坑道外面有蟲爬的聲音。

“來了。”她也覺察到了情況。

我又看了一眼剛才大蛇爬過的洞口:“那怎么辦,我們跟著那東西鉆?”

“可以等一下,我看看能不能騙過他們。”

小薰像耍個花招,如果能在這里避過那些蟲子,它們發(fā)現(xiàn)不了我們,外面守著的人就覺得我們應(yīng)該鉆走了,警惕性會降低,然后加強其他井口的看守。

我們完全可以再從這個井口出去,簡直是出其不意的妙計。

然而,我們怎么可能避過那么多蟲子的搜索呢?

小薰就說:“你聽過鬼打墻嗎,其實,我也可以讓蟲子鬼打墻。”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