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11-28 23:44:50

女孩翻了個身,整個人蜷縮在被子里,一閉上眼,就會聽見屋外傳來男人、女人和男孩的爭吵聲。

女人一聲聲叫罵男孩“討債鬼”,男人則一巴掌接著一巴掌的甩在男孩臉上,最終男孩開始反抗,和男人廝打起來,男孩只是生氣動手,而男人卻是往死里打。

客廳里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被摔破了,但爭斗還沒結(jié)束,今晚的爭吵十分漫長。

“老子殺得了你一次,就還能再殺你第二次!”男人沖著男孩怒吼,似乎真沖進廚房里拿刀了,女孩在房間里,緊張的咬著被子的一個角落,雙手捏出一把汗。

“你砍——”弟弟的聲音戛然而止。

女孩聽到父親真的用刀砍到了弟弟,而弟弟悶哼一聲,倒地,就沒了聲音。

“??!你殺、你殺——”站在男人身邊的女人急得直跳腳。

男人吼了幾聲,將手里的刀扔地上,兩個人都安靜下來,隨后,外面?zhèn)鱽硗献|西的聲音。

女孩將身子又縮小一圈,用被子緊緊裹著自己但身子仍是止不住的顫抖。

緊接著,她的房門被推開了,進來的是渾身血腥味的父親,他甚至還喘著粗氣。

女孩差點哭起來,但巨大的恐懼掩蓋了其余情緒。

男人沒了剛才的暴戾,走到床前,發(fā)現(xiàn)女孩在顫抖,輕輕拍了拍女孩的腦袋,柔聲說:“別怕,什么事都沒發(fā)生,好好睡覺,明天還要上班呢。”

漫長的一夜,絕望的一夜,弟弟的模樣在女孩腦海里不斷回放,就連自己不曾親眼看見的殘殺現(xiàn)場,也會浮現(xiàn)在腦海里。

昏昏欲睡之際,女孩甚至聽到了弟弟一聲聲無力地哀嚎、求助。

生活似乎沒有多少改變,天亮,女孩起床去工作,餐桌上還擺著早點,父母早早出門了。

女孩沒去上班,找了個沒人的地方,打開電腦,搜索“討債鬼”的意思。

結(jié)果跳出很多內(nèi)容,最上面的一條是:佛教以為“子以三因緣生﹕一者﹐父母先世負子錢﹔二者﹐子先世負父母錢﹔三者﹐怨家來作子”。

凡是子生百日﹑千日便死﹐便是怨家來討前生未了之債。

見《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(jīng)》俗因稱夭殤的兒女為“討債鬼”,但也有欠太多而導(dǎo)致討債至成人年紀。

繼續(xù)向下滑動鼠標(biāo),女孩看到一條關(guān)于聊齋志異記敘鬼故事的內(nèi)容,里面也有與自己遇到相同境遇的故事嗎?結(jié)果她點進去一看,被帶進了另一個界面,是一個還在連載的網(wǎng)絡(luò)小說頁面,她看了一章內(nèi)容,若有所思。

……

有一位自稱提供故事的人加了我好友,她的網(wǎng)名叫守望與回歸。

聽到她說她突然看到這個小說,很感興趣,想和我聊聊。

我有些驚訝,這本小說壓根沒人看,但反正都開始寫了,順手掛上面也沒事。

我沒等她先開口,我便先問道:“請問你是有什么故事要說嗎,必須保證真實性。”

守望與回歸:……

我:我的意思是,我覺得真實的故事比較有感染力。

守望與回歸:我可以保證,這是發(fā)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。

我:嗯。

……

故事一開始很老土,應(yīng)該說有點狗血,是有關(guān)于一女兩男的三角戀。

女人背著自己的男友愛上了另一個男人,后面兩個男的為了爭奪愛情的權(quán)利,發(fā)生了爭斗,其中男朋友在與其新歡打斗過程中,被新歡一磚頭砸傷,后面不幸死了。

而那個行兇的男人也背上了罪名,坐了牢。

但女人也因為這事,背上了水性楊花的罵名,遲遲未能嫁出去,到最后迫不得已嫁給了出獄的男人。

不過故事并沒有就此結(jié)束,就像是悲劇一樣,總要有個小悲劇作為鋪墊,才能引出更大的悲劇。

那對夫妻分別稱為秦女士和高先生,他們結(jié)婚后,很快生下了一個女孩,高先生對母女兩都很好,而且特別喜歡女兒,幾乎是有求必應(yīng)。

四年后,又生下了一個兒子,可兒子卻讓這一家人陷入無盡痛苦中。

這個兒子一出生,額頭上就有一塊紅色的胎記,這塊胎記不簡單,它形狀就像被磚頭砸到一樣,當(dāng)初高先生就是用磚頭失手砸死的情敵。

自打兒子一出生,高先生和秦女士就十分厭惡他,但不僅是因為他額頭上的胎記。

自打他出生后,高先生的生意就不太順利,而且這孩子從小體弱多病,就是一個藥罐子,家里的錢大把大把往他身上撒,他的病雖然不會要命,但卻就像梅雨一樣纏綿反復(fù)。

眨眼間,兒子已經(jīng)十六歲,他的五官基本已經(jīng)長開了,看著他的模樣,讓高先生更加無法接受了,他長得和當(dāng)年的情敵一模一樣。

“他是來討債的,我們原本就欠他,可要還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。”秦女士終日以淚洗面,卻也束手無策。

聽聞討債鬼一般幼子便折,可如今兒子都十六歲了,雖然疾病纏身,卻總不致死。

大大小小的事故,譬如車禍、高空墜物,都沒能弄死他。

一直這樣拖著,高先生和秦女士只當(dāng)自己有一個女兒,那個所謂的兒子,卻希望他早些死掉,說來也是諷刺。

直到那天晚上,他們爆發(fā)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爭執(zhí),兒子也因此死于父親的手里。

事后,夫妻二人偷偷處理了尸體,女孩并不知道他們將尸體藏到哪去了。

……

她的故事講完了,我完全沒去想那女孩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與聊齋有什么關(guān)聯(lián),我只有一種念頭,這要是真的,那她的父母就是殺人犯,這可是犯罪。

我身上直冒冷汗,也不知道是為什么,隨著我寫故事的時間推移,我對別人口中所講述的事情的真假,有了一種瞬間可以辨析真假的能力,這個故事提供者所講述的故事,雖然有些語無倫次,但我卻感覺是真實的。

我:那后來呢?

守望與回歸:我報了警,我的父母都入獄了。

我:也許你的選擇對你來說很殘忍,但是這也算對得起你死去的弟弟和你的良心了。

守望與回歸:當(dāng)然,我很欣慰,這件事終于結(jié)束了。

我:嗯,發(fā)生這種事情,我覺得一般人都接受不了,更何況是個女孩子,我覺得你很勇敢。

守望與回歸:是嗎?你真這么覺得?

我:當(dāng)然,不過我很好奇,你弟弟是討債鬼這件事,你爸媽從一開始就知道嗎?

守望與回歸:是的,他們從一開始就認定了我那可憐的弟弟是討債鬼。

我:可終究都是自己的骨肉,而且都養(yǎng)了16年了,你今年多大了?

守望與回歸:今天剛滿18歲呦。

我:成年了,堅強點,一切都會好的。

守望與回歸:嗯哼,是嗎?

我:當(dāng)然,如果沒別的事,我想休息一下,累了。

守望與回歸:我找你自然是有事的,我馬上就要死了,我知道你是誰。

我:……

守望與回歸:請你把我的故事記錄下來,因果循環(huán),一報還一報,這就是我討債的故事,嘻嘻。

我:……

守望與回歸:再見,我要離開了。

我的電腦突然黑屏,下面的電線滋滋作響,就像被燒壞了一樣,我感覺有東西進入了我屋子,周圍的溫度驟變,我干咽了口唾沫,窗戶突然被風(fēng)吹開一條縫,窗簾動了一下,屋子里又恢復(fù)了平靜,我提著的一口氣松了下來。

既然是來討債的,肯定會讓你們加倍疼愛和付出,怎么會是受盡委屈,還要被你們殺死。

我沒想到結(jié)局這么戲劇性,討債鬼要在成年之前討夠上一輩子相差的債務(wù),然后結(jié)束這一輩子,從此兩不相欠。

我以為討債最多就是害人耗費錢財和精力,沒想到竟然還能害得家破人亡。

我講這個故事寫了上去,剛寫完就后悔了,越想越覺得離譜,會不會是那女孩騙我玩。

可一連過了幾天,我身邊都沒發(fā)生什么事,也就漸漸忘卻了。

第五十二章 四十千

女孩翻了個身,整個人蜷縮在被子里,一閉上眼,就會聽見屋外傳來男人、女人和男孩的爭吵聲。

女人一聲聲叫罵男孩“討債鬼”,男人則一巴掌接著一巴掌的甩在男孩臉上,最終男孩開始反抗,和男人廝打起來,男孩只是生氣動手,而男人卻是往死里打。

客廳里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被摔破了,但爭斗還沒結(jié)束,今晚的爭吵十分漫長。

“老子殺得了你一次,就還能再殺你第二次!”男人沖著男孩怒吼,似乎真沖進廚房里拿刀了,女孩在房間里,緊張的咬著被子的一個角落,雙手捏出一把汗。

“你砍——”弟弟的聲音戛然而止。

女孩聽到父親真的用刀砍到了弟弟,而弟弟悶哼一聲,倒地,就沒了聲音。

“啊!你殺、你殺——”站在男人身邊的女人急得直跳腳。

男人吼了幾聲,將手里的刀扔地上,兩個人都安靜下來,隨后,外面?zhèn)鱽硗献|西的聲音。

女孩將身子又縮小一圈,用被子緊緊裹著自己但身子仍是止不住的顫抖。

緊接著,她的房門被推開了,進來的是渾身血腥味的父親,他甚至還喘著粗氣。

女孩差點哭起來,但巨大的恐懼掩蓋了其余情緒。

男人沒了剛才的暴戾,走到床前,發(fā)現(xiàn)女孩在顫抖,輕輕拍了拍女孩的腦袋,柔聲說:“別怕,什么事都沒發(fā)生,好好睡覺,明天還要上班呢。”

漫長的一夜,絕望的一夜,弟弟的模樣在女孩腦海里不斷回放,就連自己不曾親眼看見的殘殺現(xiàn)場,也會浮現(xiàn)在腦海里。

昏昏欲睡之際,女孩甚至聽到了弟弟一聲聲無力地哀嚎、求助。

生活似乎沒有多少改變,天亮,女孩起床去工作,餐桌上還擺著早點,父母早早出門了。

女孩沒去上班,找了個沒人的地方,打開電腦,搜索“討債鬼”的意思。

結(jié)果跳出很多內(nèi)容,最上面的一條是:佛教以為“子以三因緣生﹕一者﹐父母先世負子錢﹔二者﹐子先世負父母錢﹔三者﹐怨家來作子”。

凡是子生百日﹑千日便死﹐便是怨家來討前生未了之債。

見《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(jīng)》俗因稱夭殤的兒女為“討債鬼”,但也有欠太多而導(dǎo)致討債至成人年紀。

繼續(xù)向下滑動鼠標(biāo),女孩看到一條關(guān)于聊齋志異記敘鬼故事的內(nèi)容,里面也有與自己遇到相同境遇的故事嗎?結(jié)果她點進去一看,被帶進了另一個界面,是一個還在連載的網(wǎng)絡(luò)小說頁面,她看了一章內(nèi)容,若有所思。

……

有一位自稱提供故事的人加了我好友,她的網(wǎng)名叫守望與回歸。

聽到她說她突然看到這個小說,很感興趣,想和我聊聊。

我有些驚訝,這本小說壓根沒人看,但反正都開始寫了,順手掛上面也沒事。

我沒等她先開口,我便先問道:“請問你是有什么故事要說嗎,必須保證真實性。”

守望與回歸:……

我:我的意思是,我覺得真實的故事比較有感染力。

守望與回歸:我可以保證,這是發(fā)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。

我:嗯。

……

故事一開始很老土,應(yīng)該說有點狗血,是有關(guān)于一女兩男的三角戀。

女人背著自己的男友愛上了另一個男人,后面兩個男的為了爭奪愛情的權(quán)利,發(fā)生了爭斗,其中男朋友在與其新歡打斗過程中,被新歡一磚頭砸傷,后面不幸死了。

而那個行兇的男人也背上了罪名,坐了牢。

但女人也因為這事,背上了水性楊花的罵名,遲遲未能嫁出去,到最后迫不得已嫁給了出獄的男人。

不過故事并沒有就此結(jié)束,就像是悲劇一樣,總要有個小悲劇作為鋪墊,才能引出更大的悲劇。

那對夫妻分別稱為秦女士和高先生,他們結(jié)婚后,很快生下了一個女孩,高先生對母女兩都很好,而且特別喜歡女兒,幾乎是有求必應(yīng)。

四年后,又生下了一個兒子,可兒子卻讓這一家人陷入無盡痛苦中。

這個兒子一出生,額頭上就有一塊紅色的胎記,這塊胎記不簡單,它形狀就像被磚頭砸到一樣,當(dāng)初高先生就是用磚頭失手砸死的情敵。

自打兒子一出生,高先生和秦女士就十分厭惡他,但不僅是因為他額頭上的胎記。

自打他出生后,高先生的生意就不太順利,而且這孩子從小體弱多病,就是一個藥罐子,家里的錢大把大把往他身上撒,他的病雖然不會要命,但卻就像梅雨一樣纏綿反復(fù)。

眨眼間,兒子已經(jīng)十六歲,他的五官基本已經(jīng)長開了,看著他的模樣,讓高先生更加無法接受了,他長得和當(dāng)年的情敵一模一樣。

“他是來討債的,我們原本就欠他,可要還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。”秦女士終日以淚洗面,卻也束手無策。

聽聞討債鬼一般幼子便折,可如今兒子都十六歲了,雖然疾病纏身,卻總不致死。

大大小小的事故,譬如車禍、高空墜物,都沒能弄死他。

一直這樣拖著,高先生和秦女士只當(dāng)自己有一個女兒,那個所謂的兒子,卻希望他早些死掉,說來也是諷刺。

直到那天晚上,他們爆發(fā)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爭執(zhí),兒子也因此死于父親的手里。

事后,夫妻二人偷偷處理了尸體,女孩并不知道他們將尸體藏到哪去了。

……

她的故事講完了,我完全沒去想那女孩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與聊齋有什么關(guān)聯(lián),我只有一種念頭,這要是真的,那她的父母就是殺人犯,這可是犯罪。

我身上直冒冷汗,也不知道是為什么,隨著我寫故事的時間推移,我對別人口中所講述的事情的真假,有了一種瞬間可以辨析真假的能力,這個故事提供者所講述的故事,雖然有些語無倫次,但我卻感覺是真實的。

我:那后來呢?

守望與回歸:我報了警,我的父母都入獄了。

我:也許你的選擇對你來說很殘忍,但是這也算對得起你死去的弟弟和你的良心了。

守望與回歸:當(dāng)然,我很欣慰,這件事終于結(jié)束了。

我:嗯,發(fā)生這種事情,我覺得一般人都接受不了,更何況是個女孩子,我覺得你很勇敢。

守望與回歸:是嗎?你真這么覺得?

我:當(dāng)然,不過我很好奇,你弟弟是討債鬼這件事,你爸媽從一開始就知道嗎?

守望與回歸:是的,他們從一開始就認定了我那可憐的弟弟是討債鬼。

我:可終究都是自己的骨肉,而且都養(yǎng)了16年了,你今年多大了?

守望與回歸:今天剛滿18歲呦。

我:成年了,堅強點,一切都會好的。

守望與回歸:嗯哼,是嗎?

我:當(dāng)然,如果沒別的事,我想休息一下,累了。

守望與回歸:我找你自然是有事的,我馬上就要死了,我知道你是誰。

我:……

守望與回歸:請你把我的故事記錄下來,因果循環(huán),一報還一報,這就是我討債的故事,嘻嘻。

我:……

守望與回歸:再見,我要離開了。

我的電腦突然黑屏,下面的電線滋滋作響,就像被燒壞了一樣,我感覺有東西進入了我屋子,周圍的溫度驟變,我干咽了口唾沫,窗戶突然被風(fēng)吹開一條縫,窗簾動了一下,屋子里又恢復(fù)了平靜,我提著的一口氣松了下來。

既然是來討債的,肯定會讓你們加倍疼愛和付出,怎么會是受盡委屈,還要被你們殺死。

我沒想到結(jié)局這么戲劇性,討債鬼要在成年之前討夠上一輩子相差的債務(wù),然后結(jié)束這一輩子,從此兩不相欠。

我以為討債最多就是害人耗費錢財和精力,沒想到竟然還能害得家破人亡。

我講這個故事寫了上去,剛寫完就后悔了,越想越覺得離譜,會不會是那女孩騙我玩。

可一連過了幾天,我身邊都沒發(fā)生什么事,也就漸漸忘卻了。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