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12-07 17:57:43

周弿和蕭鋒相識于“雪廬主人”容玉的琴齋,兩人確實算是“故交”。

當時蕭鋒初到洛京,為了參加科舉,謊稱是已故廬陽縣令蕭啟的同族宗親,勉強獲得了“士人”的身份。

幫他偽造身份的是蕭啟的外孫陸少荃,兩人既是同鄉(xiāng)也是同窗,從小情同手足。

陸少荃出身江南士族,父祖輩在官場上多少有些人脈,知道一些科舉仕途的官場“慣例”。

雖然大楚王朝開創(chuàng)了科舉取士的制度,廢除了前朝由世家大族壟斷的“九品中正制”,使得更多出身寒門的普通士人,可以通過科舉入仕。

但大楚的科舉制度并不完備,受察舉舊制影響,達官貴人門閥世家依然保留了“為國舉士薦才”之權。

每逢秋闈,進京應舉的考生士子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,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,這叫“投卷”,如果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舉薦,中試的機會將大大增加。

用后世的話來說,其實就是在考試之前先在考官面前“混個臉熟”,也算是走后門的一種途徑。

達官貴人對于向考官推薦有文才的士子都頗為熱衷,除了附庸文雅之外,舉薦士子同樣也是拓展人脈關系的一個重要途徑。

陸少荃知道“投卷”的重要性,但他的家世背景不夠硬,家族的世交故舊雖然還有一些做官的,但大多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。

于是,陸少荃就發(fā)揮了“鈔能力”,以重金疏通關系,找上了出身江南的洛京名伎——容玉!

容玉因為色藝雙絕,在洛京已經(jīng)有了不小的名氣,結識了許多達官顯貴。

陸少荃找上容玉,奉上了一首蕭鋒所做的《蝶戀花》新詞,讓她驚艷不已,將這首詞譜成了琴曲。

由此得以讓蕭鋒的文名,在科考前就傳頌一時。

而后通過容玉的引薦,蕭鋒和陸少荃在雪廬與周弿見了一面。

只是當時蕭鋒記得周弿對他們的態(tài)度比較冷淡,只是敷衍了幾句而已。

可是,今天的周弿對蕭鋒的態(tài)度,不但令旁人側目,連蕭鋒自己都有些訝異。

“蕭兄,當日雪廬一敘談詩論曲,我一直都覺得是這輩子最幸運之事。得以與兄結交,實在是我倆的緣分。只可惜后來我隨母親歸寧省親,前些日子剛剛回京……”

周弿從見到蕭鋒之后,一路上都握著他的手,說起當初在雪廬見面的事,在他的嘴里說出來,就像是兩人相見恨晚拜過把子似的。

可蕭鋒的記憶中,兩人見面最多也就幾分鐘,周弿接過他和陸少荃呈遞的詩文,只是略微翻了翻,說了兩句不咸不淡的話,就把他倆給打發(fā)了。

“我前日回京,聽說了蕭兄的遭遇……唉!可恨我當時沒在,否則必定要為兄鳴冤叫屈的!”

周弿說的動情,竟然眼眶都紅了。

讓蕭鋒差點以為自己從原身接受的記憶,是否有殘缺遺漏了?

這世上不乏善于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之人,看到齊王世子對蕭鋒如同知己一樣,立刻就有人湊了過來。

“世子,您要是早來一會兒,就能看到某人對蕭兄出言不遜惡意詆毀了!”

蔡恒瑞是禮部尚書蔡孝方的侄子,蔡家和齊王親近,蔡恒瑞一直都是周弿的鐵桿跟班。

之前李正淳對蕭鋒言辭嘲諷的時候,他就在一旁作壁上觀。

現(xiàn)在看到周弿如此重視蕭鋒,他就跳出來“打抱不平”了。

周弿聞言頓時面露不虞,轉頭問道:“姨夫,蕭兄是替陛下傳旨封賞的宮使……您怎么能任由他人在您府上欺辱蕭兄呢?這豈不是目無君上之罪嗎?到底是誰如此大膽?”

韋道安也沒想到周弿竟然上綱上線到“目無君上”的高度!

難道齊王要找李家的岔子?可……為了一個太監(jiān),這么做值得嗎?

正當韋道安不知該如何回應的時候,就聽到隔壁的席上,鬧出了大動靜!

“自古以來,招降納叛是引狼入室的取禍之道……陛下必是信了小人的讒言蠱惑,才決議冊封拔都為呼倫郡王……”

“呸!你個黃口小兒,讀了幾本書,考了個榜眼就了不得了?陛下所定的封王戍邊策,即可驅虎吞狼,又可坐山觀虎斗……比你們這些文官的主意高明多了!”

“那可未必!拔都現(xiàn)在是敗亡流寇,憑他那萬余殘部就能封王,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!陛下親政不久想有所建樹,自然傾向你們武人……若論治國還要靠文臣才行!”

“文臣治國?自太祖北伐之后,多少年了?你們這幫文臣,每當北虜南侵就想著和親、和親……大楚嫁了三位公主,索乞瑪不還是照樣三不五時就來襲擾?”

“邊境不靖不正是守將失責嗎?若是你們整軍經(jīng)武,枕戈待旦,北虜又豈敢覬覦?整天就知道出去和花酒欺負百姓,要你們這幫丘八有何用?”

自從周弿到來,盛情邀請蕭鋒與其同席,李正淳也不敢造次。

他的座席是和其他公卿世家的子弟在一起的,鄰座是武威侯楊景松之子,禁軍虎威營驍騎都尉楊岳霖。

原本兩人一文一武就尿不到一壺里去,再加上李正淳曾經(jīng)追求過楊家小姐,被拒絕后李家和楊家一直都有些別扭。

席間也不知道是誰,提起了昨天在朝堂上議定的“封王戍邊策”,楊岳霖隨即就大贊天子圣明,僅憑一策就平息了爭議。

可李正淳卻立刻開口反駁,提出了許多質疑,兩人說著說著就爭了起來!

當李正淳把戍邊將士貶低的一文不值,說他們“喝花酒欺負百姓”的時候,楊岳霖頓時暴起!

“姓李的,你少陰陽怪氣的,前日我還聽說你在怡紅樓與人斗花魁……就憑你剛剛那話,侮辱邊關將士老子揍死你!”

他揪住李正淳的衣領抬手就要打,卻被旁人拉開。

而同席的公子哥們有起哄架秧子的,也有勸和的,一時間鬧哄哄的,引得眾人側目。

“侮辱邊關將士確實該打,妄議陛下圣裁……世子,您說這該當何罪啊?”

就在這時,蕭鋒在一邊不咸不淡的說了一句話,所有人都聞言一驚!

第7章 鬧席

周弿和蕭鋒相識于“雪廬主人”容玉的琴齋,兩人確實算是“故交”。

當時蕭鋒初到洛京,為了參加科舉,謊稱是已故廬陽縣令蕭啟的同族宗親,勉強獲得了“士人”的身份。

幫他偽造身份的是蕭啟的外孫陸少荃,兩人既是同鄉(xiāng)也是同窗,從小情同手足。

陸少荃出身江南士族,父祖輩在官場上多少有些人脈,知道一些科舉仕途的官場“慣例”。

雖然大楚王朝開創(chuàng)了科舉取士的制度,廢除了前朝由世家大族壟斷的“九品中正制”,使得更多出身寒門的普通士人,可以通過科舉入仕。

但大楚的科舉制度并不完備,受察舉舊制影響,達官貴人門閥世家依然保留了“為國舉士薦才”之權。

每逢秋闈,進京應舉的考生士子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,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,這叫“投卷”,如果能得到達官貴人的舉薦,中試的機會將大大增加。

用后世的話來說,其實就是在考試之前先在考官面前“混個臉熟”,也算是走后門的一種途徑。

達官貴人對于向考官推薦有文才的士子都頗為熱衷,除了附庸文雅之外,舉薦士子同樣也是拓展人脈關系的一個重要途徑。

陸少荃知道“投卷”的重要性,但他的家世背景不夠硬,家族的世交故舊雖然還有一些做官的,但大多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。

于是,陸少荃就發(fā)揮了“鈔能力”,以重金疏通關系,找上了出身江南的洛京名伎——容玉!

容玉因為色藝雙絕,在洛京已經(jīng)有了不小的名氣,結識了許多達官顯貴。

陸少荃找上容玉,奉上了一首蕭鋒所做的《蝶戀花》新詞,讓她驚艷不已,將這首詞譜成了琴曲。

由此得以讓蕭鋒的文名,在科考前就傳頌一時。

而后通過容玉的引薦,蕭鋒和陸少荃在雪廬與周弿見了一面。

只是當時蕭鋒記得周弿對他們的態(tài)度比較冷淡,只是敷衍了幾句而已。

可是,今天的周弿對蕭鋒的態(tài)度,不但令旁人側目,連蕭鋒自己都有些訝異。

“蕭兄,當日雪廬一敘談詩論曲,我一直都覺得是這輩子最幸運之事。得以與兄結交,實在是我倆的緣分。只可惜后來我隨母親歸寧省親,前些日子剛剛回京……”

周弿從見到蕭鋒之后,一路上都握著他的手,說起當初在雪廬見面的事,在他的嘴里說出來,就像是兩人相見恨晚拜過把子似的。

可蕭鋒的記憶中,兩人見面最多也就幾分鐘,周弿接過他和陸少荃呈遞的詩文,只是略微翻了翻,說了兩句不咸不淡的話,就把他倆給打發(fā)了。

“我前日回京,聽說了蕭兄的遭遇……唉!可恨我當時沒在,否則必定要為兄鳴冤叫屈的!”

周弿說的動情,竟然眼眶都紅了。

讓蕭鋒差點以為自己從原身接受的記憶,是否有殘缺遺漏了?

這世上不乏善于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之人,看到齊王世子對蕭鋒如同知己一樣,立刻就有人湊了過來。

“世子,您要是早來一會兒,就能看到某人對蕭兄出言不遜惡意詆毀了!”

蔡恒瑞是禮部尚書蔡孝方的侄子,蔡家和齊王親近,蔡恒瑞一直都是周弿的鐵桿跟班。

之前李正淳對蕭鋒言辭嘲諷的時候,他就在一旁作壁上觀。

現(xiàn)在看到周弿如此重視蕭鋒,他就跳出來“打抱不平”了。

周弿聞言頓時面露不虞,轉頭問道:“姨夫,蕭兄是替陛下傳旨封賞的宮使……您怎么能任由他人在您府上欺辱蕭兄呢?這豈不是目無君上之罪嗎?到底是誰如此大膽?”

韋道安也沒想到周弿竟然上綱上線到“目無君上”的高度!

難道齊王要找李家的岔子?可……為了一個太監(jiān),這么做值得嗎?

正當韋道安不知該如何回應的時候,就聽到隔壁的席上,鬧出了大動靜!

“自古以來,招降納叛是引狼入室的取禍之道……陛下必是信了小人的讒言蠱惑,才決議冊封拔都為呼倫郡王……”

“呸!你個黃口小兒,讀了幾本書,考了個榜眼就了不得了?陛下所定的封王戍邊策,即可驅虎吞狼,又可坐山觀虎斗……比你們這些文官的主意高明多了!”

“那可未必!拔都現(xiàn)在是敗亡流寇,憑他那萬余殘部就能封王,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!陛下親政不久想有所建樹,自然傾向你們武人……若論治國還要靠文臣才行!”

“文臣治國?自太祖北伐之后,多少年了?你們這幫文臣,每當北虜南侵就想著和親、和親……大楚嫁了三位公主,索乞瑪不還是照樣三不五時就來襲擾?”

“邊境不靖不正是守將失責嗎?若是你們整軍經(jīng)武,枕戈待旦,北虜又豈敢覬覦?整天就知道出去和花酒欺負百姓,要你們這幫丘八有何用?”

自從周弿到來,盛情邀請蕭鋒與其同席,李正淳也不敢造次。

他的座席是和其他公卿世家的子弟在一起的,鄰座是武威侯楊景松之子,禁軍虎威營驍騎都尉楊岳霖。

原本兩人一文一武就尿不到一壺里去,再加上李正淳曾經(jīng)追求過楊家小姐,被拒絕后李家和楊家一直都有些別扭。

席間也不知道是誰,提起了昨天在朝堂上議定的“封王戍邊策”,楊岳霖隨即就大贊天子圣明,僅憑一策就平息了爭議。

可李正淳卻立刻開口反駁,提出了許多質疑,兩人說著說著就爭了起來!

當李正淳把戍邊將士貶低的一文不值,說他們“喝花酒欺負百姓”的時候,楊岳霖頓時暴起!

“姓李的,你少陰陽怪氣的,前日我還聽說你在怡紅樓與人斗花魁……就憑你剛剛那話,侮辱邊關將士老子揍死你!”

他揪住李正淳的衣領抬手就要打,卻被旁人拉開。

而同席的公子哥們有起哄架秧子的,也有勸和的,一時間鬧哄哄的,引得眾人側目。

“侮辱邊關將士確實該打,妄議陛下圣裁……世子,您說這該當何罪?。?rdquo;

就在這時,蕭鋒在一邊不咸不淡的說了一句話,所有人都聞言一驚!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