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其實是很殘酷的事。
古代發(fā)生大規(guī)模天災時,特別是發(fā)生在主要產(chǎn)量區(qū)時,官府往往只在最初的一兩個月為災民施粥。
原因很簡單,真的就是地主家也沒余糧了。
朝廷要考慮的不只是眼前的災難,主要產(chǎn)量區(qū)的絕收,就已經(jīng)讓朝廷預見到了未來會持續(xù)到第二年秋天的饑荒。
這個時候,人民就變成了數(shù)字。
加征糧稅可以讓這些災民熬過這個冬天,但是絕對熬不過開春。
而非產(chǎn)糧區(qū)的百姓因為上一年的絕收,再加上加征的糧稅,余下的存糧也熬不到第二年秋收。
這是一個讓所有人活過冬天喝讓大多數(shù)人活過此劫的選擇。
其實還有一點,梁易沒有說。
那就是這些加征的糧稅在運來的半途中不知道會轉(zhuǎn)多少次手,收上來的能有原本的三成都算沿路官員清正廉潔。
不過這一點就算梁易不說,這里的另外三人也該明白。
此時,三人都陷入了沉思。
梁易說得很有道理,加收糧稅確實能解燃眉之急,但也會讓更多的百姓活不下去。
原本想著自己的十分計劃周密的楚孟德現(xiàn)在十分焦急,抬眼就看見了梁易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。
頓時心中一喜。
莫非,太子有辦法?
趕忙問道:“不知道太子有什么辦法沒有?”
他現(xiàn)在也是病急亂投醫(yī)了,梁易今天才剛剛接觸這些,哪有這么快就有辦法的?
這要是放在以前,他估計看都不會看梁易一眼。
見三人都朝自己看來,梁易有些尷尬。
“大致的策略倒是有一個,不過具體該怎么操作還得進一步了解。”
“趕快說說!”周帝著急道。
梁易再次翻開奏章,指到上京四庫那一條說道:
“上京四庫共缺糧三十萬石,是缺糧最多的一處。”
“三十萬石不是小數(shù)目,若是能夠追回,省著點用那我所提出的修筑外城的計劃也就能實現(xiàn)了。”
“而且三十萬石的糧食想要運出上京,目標太大了些,所以只能一點一點分批次送出城。”
“甚至于說,在這種關(guān)鍵的時候,往外送糧也很冒險,所以打算等風頭過去了再拿出來賣!”
汪得水瞳孔一縮。
“太子的意思,這批糧食恐怕還在上京某處藏著?”
隨后又轉(zhuǎn)頭看向楚孟德。
“楚公,這上京四庫查得如何?”
楚孟德立刻答道:
“我查到京兆尹身上之后,就再也找不到這批糧食的蹤跡了,我也奇怪他們是怎么送出去的。”
梁易點點頭,看來自己的猜測沒錯,這批糧食還在上京,根本沒有送出去。
“總之,可以先向蜀中征收糧食,雖然送來的時間久了一點,但也比在南方抽骨吸髓要好。”
原本從蜀中運糧是可以走長江水道,再到襄陽府靠岸送到京兆的。
但是由于長江泛濫,原本的航線已經(jīng)用不了了,只能翻越秦嶺。
“再去找找這批糧食在哪,順便再查抄參與此事的大臣。”
周帝點點頭,正準備擬旨,梁易卻再次開口。
“若是想徹底賑災的話,這三十萬石的糧食我絕對不夠的,想要熬過這次天災,還是得追回剩下的七十萬石。”
“哦?太子有什么好辦法?”
周帝笑著問道,上京的糧食問題能夠緩解,他明顯輕松了不少。
“辦法說不上,只是希望楚大人和汪大人在查案子的時候不要以四庫糧食缺失為由,以免打草驚蛇。”
楚孟德和汪得水點點頭,其余的糧食并不在上京,若是想要追回來,就不能讓他們知道朝廷已經(jīng)在查這件事了。
至于那些糧食會不會已經(jīng)被賣給商人了,這不是他們要管的。
購買朝廷的倉糧就已經(jīng)是大罪了,你還敢索賠?
至于說會不會已經(jīng)被商人賣了。
現(xiàn)在糧食還沒有漲到最高價,這些糧商是絕對不會讓一分利的。
坐在軟榻上的周帝沉思了片刻,隨即對汪得水吩咐道:
“汪愛卿,你去看看吏部名冊,找?guī)讉€細心有才的年輕人,交給太子管理。”
楚孟德一臉震驚。
“陛下,您則是要……”
周帝點點頭,緩緩說道:
“擬旨,即日起,重新設立詹事府!”
詹事府,本是負責太子的內(nèi)務工作,統(tǒng)帥太子屬官的一個機構(gòu)。
原本設立的目的是因為皇帝重視太子的教育,所以設立一個相當完善的機構(gòu)來教育太子。
但是因為這個機構(gòu)實在是過于完善,如同一個小朝廷一般運轉(zhuǎn)。
所以在多數(shù)朝代,太子登基之后,原本詹事府的屬官會被直接提拔到朝廷之上,算是太子的班底。
而大周開國之后,武帝太子梁永叛亂,武帝平亂之后便將詹事府給廢除了。
如今太子的內(nèi)務由內(nèi)務府負責,而太子的教育工作則是朝中官員加任太子太師,教育太子直到成年。
順帶一提,現(xiàn)在的太子太師是御史大夫韓琦,從一品大員,一個脾氣古怪的老頭。
說實話,如果梁易的身份不是太子的話,面對周帝的這一番操作,梁易估計會大罵昏庸。
二皇子和四皇子四處伸手不阻止,導致太子勢弱,如今朝中大臣都站好了隊,就等著皇帝廢儲。
而現(xiàn)如今,重開詹事府,二皇子和四皇子肯定不會甘心。
而在他們身上投入甚多的的文武大臣更是不會善罷甘休。
黨爭會愈演愈烈。
君不見,當年三國東吳二宮之爭,太子魯王一死一廢,朝中大臣被牽連著不計其數(shù),就連丞相陸遜,都憤懣而死。
不過嘛,梁易現(xiàn)在的身份是太子。
周帝重開詹事府,無疑是給了梁易建立自己的班底的機會。
而且這個班底是不受朝堂所掣肘的。
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鍛煉太子的能力。
“追查災糧一事,就全權(quán)交給太子負責,楚愛卿要輔佐好太子將此事辦成。”
沒等三人有更多的反應,周帝又繼續(xù)吩咐。
“兒臣(臣等)領(lǐng)旨。”
楚孟德和汪得水躬身離開了偏殿。
梁易也準備離去,卻又想起了什么,轉(zhuǎn)頭又朝周帝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