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元忠在那兩個衙役找到他的時候就已經與預感不妙。
在江鱗傳喚他后,立馬步入了公堂,頭冒虛汗的看著堂案上的江鱗。
“大人,下官李元忠知罪!”
看著心虛的李元忠,江鱗冷道。
“知罪,知什么罪?”
“知…縱容下屬……欺壓百姓?”
李元忠顫著音,而江鱗則是繼續(xù)冷著臉,很顯然對這個回答不滿意。
“你身為吏房房首,濫用職權增收胥吏,招收的人也是心術不正,罰你兩年俸祿,回去立刻將坐吃工餉,不干正事的人給退去,日后還有此事,自己脫了衣服滾吧。”
這李元忠少說有五十歲了,但是江鱗現(xiàn)在是一點面子都沒有給,早上的時候還通知下去讓其注意,結果出趟門就被自己撞見了,還當著他的面欺壓百姓,江鱗罰他俸祿都是輕的。
而李元忠聽到是兩年俸祿,心里松了一口氣,只要不是革了他的職位,一切都好說,兩年俸祿,他還真看不上,每年那些下屬孝敬他的都比兩年多了。
心想如此,但是李元忠還是裝作惶恐的樣子,高喊知罪。
江鱗望著這些蛀蟲,再次感到一種無力感,縣令職位雖然權利大,但是想在短短時間將縣府上下?lián)Q個遍是不可能的。
其中利益的交錯,動一個牽扯其他,他現(xiàn)在也只能口頭警告這些人,至于何時能到革去職位的那天,時機還不到。
上司和下屬的游戲才剛剛開始。
處理這些事情處理了一個下午,等江鱗處理完已經是晚上了,要不是椿兒喚他吃飯,怕是還得不少時間。
不過每當江鱗路過那些百姓,聽到對他的贊揚,江鱗還是覺得很是值得的。
只要有希望,相信他會改變自己在所有人的眼中的樣子。
……
“老爺,你午飯都沒吃,湄兒特地囑咐灶房哪里多做了一點,你多吃點。”
坐在飯桌前,江鱗看著滿滿一桌子的飯菜食欲大增,聽到蔣湄的話連連點頭。
一邊扒拉這飯江鱗一邊說道。
“可惜了,本來今天想著弄點老母雞給你補補,但是沒想到碰到這一莊事,耽擱到現(xiàn)在還沒弄上。”
“聽椿兒都說過了,比起湄兒,百姓才是重之之重,湄兒也是替老爺?shù)乃龈械礁吲d,補身子這事,交給下人去做就行。”
聽得蔣湄如此賢惠,江鱗原本郁悶的心情大爽。
“灶房煮的飯菜雖然花樣多,但是吃著沒啥感覺,補你身子的事情交給我就行,明天我再去一趟,讓你嘗嘗我的手藝。”
江鱗雖然剛剛食欲不錯,但是也只是看在滿桌子上好看的菜品上,吃到嘴里才覺得沒啥感覺。
除了咸淡,再沒啥味,江鱗早就想自己弄吃的了。
兩個女子聽得江鱗的話,腦袋上露出疑惑,縣府灶房的飯可都是可都是比外面酒館的廚藝還要好的,用的鹽,也是極品的官鹽,江鱗竟然還說不好吃,甚至要自己做?
“老爺,你莫要說笑了,做飯這種事情你怎么會……”
“就是老爺,你想吃什么讓灶房那再做就是!”
看著二女不相信他,江鱗也懶得解釋,等做出來饞死這兩人。
“大人,門外有一老婦求見!”
“老婦?”
江鱗剛放下筷子,就見門衛(wèi)過來稟告。
與二女對視了一眼,江鱗還是去看了一眼這個老婦。
結果去了才發(fā)現(xiàn)是張大娘。
“大人,謝謝你替老身主持公道,老身提了幾只肥碩的老母雞,希望大人你能收下。”
江鱗看了幾眼張大娘身后的老母雞,心里嘆了一口氣。
先前聽到張大娘是因為家里有病重的兒子才販賣老母雞,一家本來不富裕的家庭還要買養(yǎng)的雞,只其中的酸苦肯定不少。
“本官只是做了該做之事,這雞本官收了,但是錢得付。”
江鱗從懷中掏出幾粒碎銀放在張大娘手里。
張大娘沒看清,看到江鱗給錢,死活不要。
但是江鱗執(zhí)意讓張大娘收下,看著江鱗態(tài)度強硬,張大娘心里一暖,低頭看了一眼手上的錢。
頓時哆嗦一下。
“這,太多了,老身找不開啊。”
“沒讓你找,你家里不是還有病重的兒子嗎,這點錢拿去看病吧。”
張鱗笑著解釋了一下。
張大娘本來想推辭一下,但是想起家里病重的兒子需要錢,于是留著淚收了下來。
“大人你真是個好官,南陽百姓日后有福了。”
張大娘再次感受到江鱗一心為民的心,心里為南陽百姓高興了起來。
“都是小事,本官再多嘴問一句,你家在沒有男丁了嘛,為什么非得你來去賺取這錢?”
江鱗望著對方佝僂的身軀,心思一動,詢問了一聲。
張大娘心里疑惑,但還是老老實實的說道。
“丈夫去的早,老身就一個兒子,前段時間生了病,家里就沒了收入,只得將兒媳留下照顧兒子,老身出來賣雞賺錢。”
江鱗聽得嘆氣一聲,不管是在那個時代,一些家庭只要男的倒下,基本就失去了經濟收入,婦女只能被迫出來賺錢,賺不上的,這家基本就垮了。
“雞賣完了,你日后也就沒了賺錢的營生,不如來我府上,當個廚娘吧。”
江鱗思考了一下,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。
“廚娘?老身雖會做飯,但是做的飯哪里比的上大人你府上的廚工?”
張大娘第一個反應就是拒絕。
“我沒說給我做,你答應下來就行,可以和你兒媳一起,本官這里要的人很多,你回去要是有合適的人選也可以一起叫上,工錢的話,一天兩百錢吧,但是不要那種干不動活的。”
“兩百錢!”
張大娘驚訝一聲,心里頓時想答應了,但是又有點奇怪江鱗的打算。
而江鱗想著是等徐虎徐平兩人將衙役招收夠了,他就要實行練兵計劃,到時候給士兵的營養(yǎng)要跟上。
那么多人,每天的伙食量肯定很多,與其花錢找廚工去做飯,倒不如收這些沒有收入,又要養(yǎng)家的人。
孫大娘這種的,無疑是最好的選擇。
至于兩百錢,也是他折中后的。
畢竟那么多人的伙食,三餐過后需要的力氣和精力肯定不少,兩百錢有點超出,但也不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