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0-15 11:30:10

陳澤連忙走到床邊,“叔,你的身體情況怎么樣?”

“就那樣,死不了。”趙龍毫不在意的說道,他反倒覺得死了一了百了,也省的拖累他兒子。

一聽這話,趙謙的臉迅速耷拉下來,一臉不悅的看著趙龍,“你這是什么話,不許亂說。”

陳澤也搖搖頭,“這話可不能亂說,你好好養(yǎng)病,等養(yǎng)好身體,還要看著趙謙娶媳婦呢。”村子里的人都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,老一輩兒的都希望早點抱上孫子。

一聽這話,趙龍也來了興致,點點頭,“陳書記你說的對,我得看著我兒子娶媳婦。”

陳澤又和趙龍聊了幾句,“叔,我就不打擾你了,你好好休息,我和趙謙說幾句話。”

“嗯,你們?nèi)グ?,不用管我這個糟老頭子。”

兩人走出里面屋子,趙謙連忙從一旁拿過來一個凳子,隨手不知道從哪里拿出來一塊兒布給他擦了擦,放在他面前。

“陳書記,你快坐。”

陳澤擺擺手,“喊我陳澤就成,你父親是個什么情況?”

趙謙苦笑一聲,“我爸他歲數(shù)大了,身子骨弱,不小心摔了一下摔出來一堆毛病,最近胃口也不怎么好,越來越瘦,我還想著他病好了我就出去打工,現(xiàn)在看來是不行了。”

他小的時候母親就生病去世了,就留下他和老父親,現(xiàn)在他爸這情況也少不了人照顧,他要是出去了,他一個人怎么辦。

“你這個情況也沒有辦法,工作和孝順有時候不能同時進行。”陳澤一臉同情的看著趙謙,歲數(shù)越大越是感覺到無奈,越是感覺分身乏術。

“誰說不是,而且他生病也要錢,沒有工作哪有錢。”好不容易有人和他說這些,趙謙感覺大有一吐為快的沖動。

他感覺自己身上像是有無形的枷鎖,他出去也不是,可留下照顧父親又沒有收入來源。他甚至考慮過帶他父親出去工作,可他沒有本事,只能干點體力活,一天就在工地上,甚至就在工地上住,那有時間照顧他。

況且兩個人在外面開銷就會變大,再加上看病,壓力不比在村子里小。

陳澤拍拍趙謙的肩膀,突然想起來什么,連忙詢問道:“你父親這個情況每年也不少花錢,你們家有新農(nóng)合嗎?這個能報銷不少,減輕很大一部分負擔。”

“之前我在外面打工的時候,給我和俺爹都交著呢。國家政策還真是好,要不是有這個新農(nóng)合,老百姓哪能看得起病啊。”

說到這個新農(nóng)合,趙謙就一臉稱贊,報銷以后減輕了很大的負擔,要不國家政策,他哪能給老爹看的起病。

陳澤點點頭,“繳納的就好,有這個比沒有強太多了。”國家針對扶貧,想了不少辦法,是真得很看重這一塊兒。

“的確是強太多了,報銷的部分也很多。”趙謙十分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,國家為了他們這些人想出了各種惠民政策,更是慶幸國家的不拋棄不放棄,還派了扶貧書記過來。

陳澤緩緩說道:“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和實施,咱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。”

趙謙重重的點點頭,“沒錯,感謝國家和黨,要不是國家和黨的各種政策,我們的日子真夠艱難,別說是看病了,就連吃飯都是問題。”

“生活會越來越好的,相信我。”陳澤拍拍趙謙的肩膀,眼底滿是肯定。有國家和黨對貧困村的扶持,未來只會蒸蒸日上。

“肯定會也來越好的。”國家的各種政策他都看在眼底,有國家大力扶持,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。

陳澤點點頭,趙謙家的條件他也看在眼底,他當初提出自己修路一來是為了省錢,二來是想給村民掙錢的機會,倘若他真的懂相關知識,他也不介意給趙謙這個機會。

“現(xiàn)在倒是有個賺錢的機會。”

聽到這個,趙謙的眼神都亮了,連忙說道:“什么機會?”

“我聽村長說你在外面工地上干活,是修路的。”

趙謙點點頭,“嗯,也不光是修路,哪里有活兒就去哪里,蓋樓,修路,什么都干過。”他在外面待了那么多年,只要是有活兒就干,不會他就下功夫多研究,久而久之什么都會點,什么活都能干。

“是這樣,之前開會說村子里要修路,咱們村也就你懂這些,我過來和你討論討論。”

一聽到修路,趙謙連忙說道:“修路時間好事兒啊,村子里的實在是沒法走,歲數(shù)大點的,每天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,生怕摔著自己。”

村子里的路給大家?guī)砺闊┮膊皇且惶靸商炝耍纱遄永镆矝]有錢,就只能這樣。聽到陳澤要修路,他這心底只高興之余還有些慶幸,國家政策真是好,不僅派扶貧書記入村,好幫著改善環(huán)境,看來小澤村的好日子要來了。

“這俗話說的好,要想富先修路,咱們小澤村的路況我也看了,不修不成。但是咱們資金有限,所以看看你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。”陳澤將現(xiàn)有的情況和趙謙說了一下。

伴隨著他的話,趙謙的眉頭緊鎖,似乎在思索什么,最終給出的答案和陳澤了解到的一樣。陳澤苦笑一聲,看來最好的方案還是這個。

“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?”

“還真沒有,想要修建水泥路,這個是現(xiàn)在最合適的辦法。”趙謙苦笑一聲,這點錢要修路,還真是艱難,不過他大致想了一下,到也不是不可能。自己買料自己修,能節(jié)省好大一部分開支。

陳澤嘆口氣,“看來也只能這樣了,對了,村子通往外面的路多少也得收拾一下,如果是石子兒的話,下雨天會不會受影響?”

村子里通往外面的路坑坑洼洼,開車的時候給人感覺就像是碰碰車,倘若村子以后發(fā)展起來有人來游玩,這樣的路怕是來了一次就不想來第二次。

“我倒是有個好辦法,煤矸石。”

陳澤頗有些疑惑的看著趙謙,“煤矸石?你說的是采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嗎?”他倒是聽人說過這個,可不知道這個東西還能用來鋪路。

趙謙點點頭,“是這個東西,咱們先把外面的路用土鋪平,然后鋪上煤矸石。這個東西鋪下去,外面車來車往久而久之就壓實了。就算咱們村通車少,時間久了也能壓實,壓實了就能將就好久,等咱們村有錢了,再把外面的路重新鋪一下。”

他頓了頓繼續(xù)道:“而且咱們附近的村子就有煤場,這個東西他們也想處理掉,咱們和他們討要些肯定不花錢。”

“這個東西對身體沒有危害嗎?”陳澤只是聽說過,還真不了解這個東西。

“這個倒是不影響,咱們也不常走動。”

陳澤想了想,“行,等我回去想想,如果可以的話,就按照你說的來。”

“好。”趙謙重重的點點頭。

村子里修路不僅給每家每戶帶來福利,更是給他帶來了謀生的活。他這心底就和吃了蜂蜜似得,就差高興的蹦了起來。

“對了,我看村子里的橋年久失修,好些木板都翹了起來,而且也沒有個欄桿,孩子們走動萬一掉下去怎么辦。你會不會修橋和建欄桿?”

趙謙搖搖頭,“這事兒我還真不會,不過咱們村老牛家不是遠近聞名的木工,你可以問問他啊。”

陳澤猛地一拍腦門,“我怎么把他給忘了,行,這事兒我知道了。”

“咱們村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建欄桿,這個東西,有必要嗎?”趙謙皺著眉頭看著陳澤,“小溪水流比較穩(wěn),也就每年梅雨季水流比較湍急,所以這么多年一直這樣。”

“我看村子里的小孩兒也不算少,萬一那個孩子貪玩出了事兒怎么辦,他們不僅是祖國的花朵,更是每家的命根子,咱們要從根源減少事故發(fā)生的幾率。”

陳澤之前在村子轉(zhuǎn)悠的時候也了解到,這么多年這條小溪就一直這樣,大家伙都覺得河水不湍急沒有問題,可再不湍急的水也會出事故。

好在村子里也沒有發(fā)生幾次事故,算是不幸中的萬幸。既然他來到小澤村,就不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(fā)生,這個欄桿,最好是修。

第十五章 討論修路事宜

陳澤連忙走到床邊,“叔,你的身體情況怎么樣?”

“就那樣,死不了。”趙龍毫不在意的說道,他反倒覺得死了一了百了,也省的拖累他兒子。

一聽這話,趙謙的臉迅速耷拉下來,一臉不悅的看著趙龍,“你這是什么話,不許亂說。”

陳澤也搖搖頭,“這話可不能亂說,你好好養(yǎng)病,等養(yǎng)好身體,還要看著趙謙娶媳婦呢。”村子里的人都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,老一輩兒的都希望早點抱上孫子。

一聽這話,趙龍也來了興致,點點頭,“陳書記你說的對,我得看著我兒子娶媳婦。”

陳澤又和趙龍聊了幾句,“叔,我就不打擾你了,你好好休息,我和趙謙說幾句話。”

“嗯,你們?nèi)グ?,不用管我這個糟老頭子。”

兩人走出里面屋子,趙謙連忙從一旁拿過來一個凳子,隨手不知道從哪里拿出來一塊兒布給他擦了擦,放在他面前。

“陳書記,你快坐。”

陳澤擺擺手,“喊我陳澤就成,你父親是個什么情況?”

趙謙苦笑一聲,“我爸他歲數(shù)大了,身子骨弱,不小心摔了一下摔出來一堆毛病,最近胃口也不怎么好,越來越瘦,我還想著他病好了我就出去打工,現(xiàn)在看來是不行了。”

他小的時候母親就生病去世了,就留下他和老父親,現(xiàn)在他爸這情況也少不了人照顧,他要是出去了,他一個人怎么辦。

“你這個情況也沒有辦法,工作和孝順有時候不能同時進行。”陳澤一臉同情的看著趙謙,歲數(shù)越大越是感覺到無奈,越是感覺分身乏術。

“誰說不是,而且他生病也要錢,沒有工作哪有錢。”好不容易有人和他說這些,趙謙感覺大有一吐為快的沖動。

他感覺自己身上像是有無形的枷鎖,他出去也不是,可留下照顧父親又沒有收入來源。他甚至考慮過帶他父親出去工作,可他沒有本事,只能干點體力活,一天就在工地上,甚至就在工地上住,那有時間照顧他。

況且兩個人在外面開銷就會變大,再加上看病,壓力不比在村子里小。

陳澤拍拍趙謙的肩膀,突然想起來什么,連忙詢問道:“你父親這個情況每年也不少花錢,你們家有新農(nóng)合嗎?這個能報銷不少,減輕很大一部分負擔。”

“之前我在外面打工的時候,給我和俺爹都交著呢。國家政策還真是好,要不是有這個新農(nóng)合,老百姓哪能看得起病啊。”

說到這個新農(nóng)合,趙謙就一臉稱贊,報銷以后減輕了很大的負擔,要不國家政策,他哪能給老爹看的起病。

陳澤點點頭,“繳納的就好,有這個比沒有強太多了。”國家針對扶貧,想了不少辦法,是真得很看重這一塊兒。

“的確是強太多了,報銷的部分也很多。”趙謙十分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,國家為了他們這些人想出了各種惠民政策,更是慶幸國家的不拋棄不放棄,還派了扶貧書記過來。

陳澤緩緩說道:“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和實施,咱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。”

趙謙重重的點點頭,“沒錯,感謝國家和黨,要不是國家和黨的各種政策,我們的日子真夠艱難,別說是看病了,就連吃飯都是問題。”

“生活會越來越好的,相信我。”陳澤拍拍趙謙的肩膀,眼底滿是肯定。有國家和黨對貧困村的扶持,未來只會蒸蒸日上。

“肯定會也來越好的。”國家的各種政策他都看在眼底,有國家大力扶持,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。

陳澤點點頭,趙謙家的條件他也看在眼底,他當初提出自己修路一來是為了省錢,二來是想給村民掙錢的機會,倘若他真的懂相關知識,他也不介意給趙謙這個機會。

“現(xiàn)在倒是有個賺錢的機會。”

聽到這個,趙謙的眼神都亮了,連忙說道:“什么機會?”

“我聽村長說你在外面工地上干活,是修路的。”

趙謙點點頭,“嗯,也不光是修路,哪里有活兒就去哪里,蓋樓,修路,什么都干過。”他在外面待了那么多年,只要是有活兒就干,不會他就下功夫多研究,久而久之什么都會點,什么活都能干。

“是這樣,之前開會說村子里要修路,咱們村也就你懂這些,我過來和你討論討論。”

一聽到修路,趙謙連忙說道:“修路時間好事兒啊,村子里的實在是沒法走,歲數(shù)大點的,每天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,生怕摔著自己。”

村子里的路給大家?guī)砺闊┮膊皇且惶靸商炝?,可村子里也沒有錢,就只能這樣。聽到陳澤要修路,他這心底只高興之余還有些慶幸,國家政策真是好,不僅派扶貧書記入村,好幫著改善環(huán)境,看來小澤村的好日子要來了。

“這俗話說的好,要想富先修路,咱們小澤村的路況我也看了,不修不成。但是咱們資金有限,所以看看你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。”陳澤將現(xiàn)有的情況和趙謙說了一下。

伴隨著他的話,趙謙的眉頭緊鎖,似乎在思索什么,最終給出的答案和陳澤了解到的一樣。陳澤苦笑一聲,看來最好的方案還是這個。

“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?”

“還真沒有,想要修建水泥路,這個是現(xiàn)在最合適的辦法。”趙謙苦笑一聲,這點錢要修路,還真是艱難,不過他大致想了一下,到也不是不可能。自己買料自己修,能節(jié)省好大一部分開支。

陳澤嘆口氣,“看來也只能這樣了,對了,村子通往外面的路多少也得收拾一下,如果是石子兒的話,下雨天會不會受影響?”

村子里通往外面的路坑坑洼洼,開車的時候給人感覺就像是碰碰車,倘若村子以后發(fā)展起來有人來游玩,這樣的路怕是來了一次就不想來第二次。

“我倒是有個好辦法,煤矸石。”

陳澤頗有些疑惑的看著趙謙,“煤矸石?你說的是采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嗎?”他倒是聽人說過這個,可不知道這個東西還能用來鋪路。

趙謙點點頭,“是這個東西,咱們先把外面的路用土鋪平,然后鋪上煤矸石。這個東西鋪下去,外面車來車往久而久之就壓實了。就算咱們村通車少,時間久了也能壓實,壓實了就能將就好久,等咱們村有錢了,再把外面的路重新鋪一下。”

他頓了頓繼續(xù)道:“而且咱們附近的村子就有煤場,這個東西他們也想處理掉,咱們和他們討要些肯定不花錢。”

“這個東西對身體沒有危害嗎?”陳澤只是聽說過,還真不了解這個東西。

“這個倒是不影響,咱們也不常走動。”

陳澤想了想,“行,等我回去想想,如果可以的話,就按照你說的來。”

“好。”趙謙重重的點點頭。

村子里修路不僅給每家每戶帶來福利,更是給他帶來了謀生的活。他這心底就和吃了蜂蜜似得,就差高興的蹦了起來。

“對了,我看村子里的橋年久失修,好些木板都翹了起來,而且也沒有個欄桿,孩子們走動萬一掉下去怎么辦。你會不會修橋和建欄桿?”

趙謙搖搖頭,“這事兒我還真不會,不過咱們村老牛家不是遠近聞名的木工,你可以問問他啊。”

陳澤猛地一拍腦門,“我怎么把他給忘了,行,這事兒我知道了。”

“咱們村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建欄桿,這個東西,有必要嗎?”趙謙皺著眉頭看著陳澤,“小溪水流比較穩(wěn),也就每年梅雨季水流比較湍急,所以這么多年一直這樣。”

“我看村子里的小孩兒也不算少,萬一那個孩子貪玩出了事兒怎么辦,他們不僅是祖國的花朵,更是每家的命根子,咱們要從根源減少事故發(fā)生的幾率。”

陳澤之前在村子轉(zhuǎn)悠的時候也了解到,這么多年這條小溪就一直這樣,大家伙都覺得河水不湍急沒有問題,可再不湍急的水也會出事故。

好在村子里也沒有發(fā)生幾次事故,算是不幸中的萬幸。既然他來到小澤村,就不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(fā)生,這個欄桿,最好是修。

點擊獲取下一章

手機版